盧從善無疑是個聰明人,他早已察覺到岳仕宗以搜集九江商業信息為名聯系自己,其實是另有目的。不過岳仕宗一直沒有捅破窗戶紙,他自然也不會主動表明態度。
這次岳仕宗約他到銅陵縣會面,盧從善便隱隱料到對方是要當面攤牌了。如果岳仕宗真是在為海漢人辦事,那么這次會面必然也會有海漢高官參與進來。
盧從善的推測可謂非常準確,他表態之后,岳仕宗果然便要為他引見所謂的“貴人”了。
不過這位貴人的身份,仍是有些出乎了盧從善的意料。
他本以為海漢會來一名與岳仕宗身份相當的外交官員,嘗試與自己接觸。畢竟第一次打交道,對方應該也是抱著試探的心態來的,不會有什么大人物特意來銅陵與自己會面,不然沒談出結果豈不是白跑一趟了。
但不曾想出現在他面前的,竟然是南京駐軍司令石成武。
盧從善手底下的廬發行有一多半的貨都是運到南京進行分銷,他當然很清楚這位年輕將領是什么來頭。毫不夸張地說,以石成武的身份地位,他的態度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海漢執委會了。
盧從善也立刻意識到,海漢安排的這次會面可不是什么試探性質,人家是真沖著要談成某些協議來的。
“盧大人,久仰大名,今日有幸得見,還請恕在下來得冒昧,沒有提前告知。”
盧從善見石成武主動招呼自己,連忙也拱手應道:“石將軍客氣了!長久以來承蒙將軍照顧,盧某該向將軍致謝才是。”
盧從善所說的“照顧”,自然是指九江與南京之間的貿易往來。廬發行這幾年從長江航運貿易中賺取了大量收益,而其中的大部分又是流入了盧從善的口袋。
這些內幕情況,或許外界所知不多,但他相信肯定瞞不過眼前這位年輕將領。石成武只需一紙禁令,就可斷了他的財路,但幾年下來都沒有找過廬發行的麻煩,這除了廬發行懂規矩之外,也未嘗不是南京官府有意放了一手。
盧從善所表現出來的態度,也讓石成武的心情稍稍放松了一點。他本擔心對方會對自己出面有所抵觸,但現在看來是多慮了,這盧從善至少是個知情識趣之人,這樣溝通起來也會更容易一些。
石成武道:“既然盧大人如此爽快,那我也不兜圈子了。這次請盧大人到銅陵縣會面,所為的正是九江府乃至整個江西地區黎民百姓的安危。”
盧從善道:“將軍這是何意?貴國莫不是又要發起針對大明的戰爭了?”
石成武道:“盧大人誤會了,我準備要談的話題,正是為了避免出現波及九江的戰爭。”
盧從善道:“哦?不知石將軍有何高見?”
石成武道:“盧大人貴為九江知府,當然有能力決定九江的歸屬,如果盧大人能率九江官員和百姓向我國投誠,那就能將一場戰火消弭于無形,可謂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