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事到臨頭才開始安排出路,其實已經算是落后的一撥了,真正眼明手快的人至少在一個月之前,就已經設法將家人和財產盡量轉移到海漢轄區去了。
當然這些人所尋找的輸送渠道,自然也少不了在此之前已經有了一定口碑的秦簡這條線。
不過自動找上門來的業務雖然更多了,但秦簡的心情卻不是太好。
因為他發現自己先前把這差事想得太簡單了,實際情況卻是最近又有大量財富涌入南京,導致本地地產價格出現了新一輪的飛漲。他先前以較高價格介紹給廬發行程云崖的那些房產田產,放到當下市場上卻已經算便宜的了。
或許程云崖和他背后的金主早就預料到了這樣的狀況,所以當時的購買活動幾乎極少會討價還價,都是以立刻成交為首要目標。而在此期間以為占到大便宜的秦簡,現在卻發現自己若是能讓這些地產項目遲一個月成交,那所能拿到的中介費用還能多出一大截。
這世上當然是沒有后悔藥吃的,秦簡雖然覺得自己決策有失誤,但好在大方向并沒有犯錯,而且因為他為廬發行做中介做出了口碑,才會吸引到了更多的新客戶,也算是有得有失。
這晚秦簡曲得仁老哥倆聚在一起,點算核對近幾天的收入進項,都是不由得感嘆江西來的這些大買家揮金如土的氣魄,即便是跟以富庶著稱的揚州鹽商相比也不遑多讓了。
“老秦啊,你說這些家伙這么有錢,哪像是國家衰亡的模樣?但我聽說江西那邊連守備城池的軍隊都組織不起來了,既沒錢也沒糧,這仗根本就打不了了!”
聽到曲得仁的感慨,秦簡也嘆息道:“對這些人來說,國家亡不亡已不重要了,左右不過就是換了個地方生活而已。還好我們當初選對了路,要不然就憑你我以前的身家,想在這南京城里找一片遮身之地都難了!”
他們其實也沒有看不起這些選擇投奔海漢的大明權貴,畢竟身處亂世當中,想盡一切辦法活下來才是本能,這些權貴將財富送入海漢,也就是指望以此來換取庇護罷了。
點算完畢,秦簡便準備告辭回家了,臨走時他告知曲得仁,從明日開始,燕子磯碼頭便將由海漢軍臨時接管,根據過往的軍事管制經驗,屆時他可能就沒法離開燕子磯了,須得在那邊住上一段時間才行。
至于這牽線搭橋的差事,接下來還是得由曲得仁繼續擔當主力。
秦簡的預先安排果然沒有落空,第二天他到了碼頭之后,很快便來了一隊軍官,接管了碼頭的指揮事務,但同時也對燕子磯碼頭及周邊地區下了管制令,秦簡等管理人員必須得留守碼頭配合軍隊。
秦簡明白下達這種管制令意味著什么,上一次實施這樣的軍事管制之后,很快便在燕子磯碼頭集結了一支龐大的武裝艦隊,隨后便對當時還是大明統治區的長江北岸六合、江浦兩縣發動了攻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