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發行名下的數十艘商船,在最近這一個多月時間里,已經陸陸續續地來到了南京,停靠在燕子磯碼頭附近江岸,以及下游的鎮江等地,以免被海漢軍在江西的行動所波及。
秦簡道:“你家大人不親自過來一趟嗎?”
程云崖苦笑道:“這個時候哪還走得了,得留在九江,等著恭迎海漢軍大駕光臨了。”
秦簡打趣道:“廬發行的產業,已經搬了一大半到南京了吧?那等此間事了,廬發行是不是要改名叫南發行啊?”
程云崖搖搖頭道:“那倒也不見得,遷來南京只是為了預防萬一,如果九江交接不順,也免于被戰火波及。要是能夠平安過渡,廬發行當然還是會繼續在九江做買賣,這名字倒也不用改了。”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程云崖沒有直說,廬發行將產業提前遷到南京,其實也是投名狀的一部分,以此來換取海漢的信任。如果九江平穩過渡,廬發行在當地根基受影響不大,那事后經營重心自然還是要回去的。
廬發行最后這幾艘船所裝運的貨物,一多半是來自景德鎮的高檔瓷器,據程云崖所說,這一船瓷器的價值約莫能有三到五萬兩白銀,在大明的出口商品中算是高級貨了。
如果不是廬發行與南京官府有著良好的關系,這種跨國貨物在戰時有可能就會被直接充作戰利品給罰沒了。
當然現在肯定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在秦簡的安排下,廬發行的船不但是極少數可以停靠此地的民船之一,而且還有官府開具的通航文書,保證這些船可以去往海漢治下的其他州府從事貿易活動。
為了得到這些便利,程云崖也沒少給秦簡等相關官員打點好處。比如這次到碼頭來提貨,除了提前準備的茶葉之外,程云崖還另行給秦簡塞了個大紅包。
不過卸貨到一半的時候,軍方便來趕人了,因為要立刻征用廬發行停靠的泊位,用來卸下剛運抵此處的幾船軍需物資。
遇到這種狀況,必須得滿足軍方需求為先,即便是秦簡出面也不好使。他只能指點程云崖,讓他先將船駛去江對岸暫時靠泊一晚,待明天這邊空出泊位了再過來繼續卸貨。
對此程云崖也表示理解,這兵荒馬亂的時候,最好還是老老實實地照著官府的安排辦事,免得自找麻煩。他親自帶著這幾艘船,去了北岸的六合縣靠泊。
不過當第二天程云崖剛起床,手下便匆匆來報,說是可以去對岸卸貨了。
程云崖睡眼朦朧地應道:“這么早?秦大人派人過江來通知了?”
手下連忙應道:“不是的,對岸燕子磯碼頭已經沒船了,整個碼頭都空著的。”
“啊?”程云崖一聽之下瞌睡也沒了,連忙快步出屋去查看手下所說的景象是否屬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