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云崖連外套都來不及穿上,便快步來到屋外張望。他所落腳的這間客棧距離江岸不遠,出門不遠便可看到江上的景象。
此時江面晨霧剛剛散去大半,正好能看到江對岸的景象。果然手下報告的情況沒錯,對岸燕子磯碼頭上原本密密麻麻停靠的上百艘大船,如今竟已全部消失不知所蹤。
程云崖在南京忙活這么久,當然明白眼前所見的景象意味著什么。
燕子磯碼頭這些船的突然消失,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海漢軍的艦隊選擇了在天明之前悄悄出發。
等周圍地區的人們在早上察覺到異樣,艦隊估計已經去到上游的太平府江段了。
這樣做顯然也是為了盡可能規避行動期間的變數,讓對手難以預測海漢軍在長江上的行軍進程。
事實上在大部隊連夜出發之前,昨晚便已有多艘戰船分作數隊駛往上游沿岸各處港口碼頭,對當地實施臨時封鎖。而這樣的封鎖至少要持續到大部隊過境兩天之后才會解除,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提前清空江面,為大部隊的快速行進創造條件。
不過程云崖事前對此一無所知,看到這一幕,他又想起昨天秦簡談及燕子磯碼頭調度時的含糊其辭,倒是正好照應了海漢軍的突然發動。
程云崖雖然并不是什么間諜,但他也有自己的使命,南京這邊的新動向,他都得設法盡快傳回九江,好讓自家老板有所準備。
不過這次海漢軍不聲不響地出兵,而且對南京去往上游的主要交通路徑都實施了封鎖,即便能把消息送回九江,應該也趕不上趟了。
程云崖此刻也只能暗自祈禱,海漢能夠履行與自家老板的約定,以和平的方式接收九江。
其實懷揣著這種愿望的并不只有來自大明的程云崖,此時正在駛往九江的艦隊中,同樣也有很多人希望此行能以不動刀兵的方式完成任務。
寧子敬顯然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想法與其父寧崎一脈相承,認為軍事只是一種保底的手段,和平交接才是新舊更替最為理想的方式。
執委會對寧子敬和哈建義的任命文書,直到昨天才以電報的形式發送到南京,與其一同送達的還有執委會批復的行動發起時間——當日午夜零點。
任命書中確認了寧子敬為海漢派駐九江府的首任執政官,而哈建義則將擔任駐軍指揮官。得到這個任命之后,他們二人也就理所當然地參與到這次行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