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漢進駐九江城的第五天,新任官府總算公布了寧子敬制定的施政方案,并且以布告的形式,在九江城及下屬的幾個縣公開張貼,告知民眾。
除了前面提到的幾項措施之外,還有一條是關于治安的內容。以海漢接管九江城的時間為準,之前各個衙門已經了結的案件,均以大明律為判決標準,而海漢接管之后繼續查辦、訴訟的案件,則將以海漢律為標準,并且會在年內成立專門審理判決治安案件的法院,將相關的事務從府衙剝離出來。
相較于共計三十卷四百六十條的大明律,由顧凱等專業人士制定的海漢律,內容要更為全面,也更具前瞻性,涉及到社會領域的方方面面,對于各種違法行為的懲戒措施也加細化和明確。
從過去海漢國內的執法情況來看,新的律法體系對這個時代的治安狀況顯然能起到更好的治理效果。其地位也是類似于文教體系,是海漢在新占領地區必須要推行的施政手段之一,同時也是建立工業社會必不可少的一項條件。
盡管海漢是和平接管九江府,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武裝沖突和民眾逃亡,但朝代更迭期間的一些亂象,仍然不免會出現在這里。衙門重新開門之后,很快便來了許多要求官府主持公道的人。
這其中既有近期被亂軍撤離九江時順道打劫的受害者,也有被人以官府名義誆騙錢財者,還有人口稱冤屈,想請新來的海漢知府大人為自己的冤假錯案翻案。
由于法院尚在籌備之中,寧子敬又不可能將這些民眾全部拒之門外,唯有抽出一部分時間來處理這些案件。
然而因為經驗的原因,這也并非他的強項。海漢律他倒是讀過,但還遠遠沒有熟悉到能夠運用自如的程度,用作斷案審判更是生疏。
好在他位高權重,即便審理案件的速度慢一些,也不會有人抱怨。民眾反倒覺得這位新來的大人雖然看著年輕,但處理案件倒是老成持重,并不輕率。
寧子敬自己卻是心里有數,他這種辦案效率,就算坐堂一天也辦不完幾起案件。有心讓盧從善出面審理,但盧從善對海漢律更是兩眼一抹黑,更是擔不起這項重任。
剛公布了今后都要按照海漢律辦案,總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臉,這個時候又再讓盧從善使用大明律斷案。
無奈之下,他也只能先向南京求援,發電報給陶弘方,請他從南京就近調幾名業務能力比較強的法官過來支援。
陶弘方很快就做出了回應,答應會在近期調動九江所需的法官團隊趕去增援,這才讓寧子敬稍稍寬心了一些。
而陶弘方的回電中,還附帶了另一個消息,多少也與九江有些關系。
在他們這一路人馬接管了江西北端的九江府之后,僅過了三天,江西南端的贛州府也已宣布易幟,改奉海漢為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