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拯救了南昌城防的并不是丁保國臨時調派的幾支援軍,而是不知不覺中飛逝的時間。隨著夜幕降臨,城外的海漢軍也停止了炮擊攻勢,似乎并不打算趁著夜色繼續攻城。
這倒也不是指揮作戰的幾位海漢將領心慈手軟,故意留給守軍喘息之機,而是考慮到入夜之后視野受限,炮兵無法再清晰觀瞄目標和打擊效果,炮擊的作用也將大打折扣,繼續打下去意義不大。
而且這些重炮所使用的炮彈并非舊式火炮的鑄鐵實心彈,制造工藝復雜,成本高昂且產能有限,分配給江西戰場的數量也不容隨意浪費。
當然對于城內的守軍來說,停戰并不意味著可以就此松口氣了,恰恰相反的是,他們必須抓緊寶貴的停戰時間,對損毀嚴重的城防工事連夜進行修補。
今天被海漢重炮擊毀的幾座城樓,短時間內肯定是無法重建了,不過城樓坍塌的廢墟仍需進行清理,否則城門上方這塊區域就要一直處于無法部署防御手段的狀態了。
此外還有部份損毀嚴重的城墻,也需要進行緊急加固修整,否則很難保證能否挺得過海漢的下一輪炮擊。
為了防止海漢軍發動夜襲,守軍還特地從城墻上放下人員和小船,到護城河對面的岸邊點燃了數個提前準備好的火堆。這樣如果海漢軍想夜渡護城河攀爬城墻,就難免將在火光照射下暴露身形了。
趙明宇與丁保國這一文一武兩位高官,此時也再次在城中碰面。
作為私人關系不是太好的二人,一天之內會面兩次,在他們共事的過去幾年中,還幾乎從未有過這樣的先例。
不過當下南昌形勢危急,需要所有人通力合作抵御外敵,二人也只能暫時放下前嫌,坐到一起商量應敵對策。
今天南昌各處城門與海漢軍交戰的戰報,此時都已放在了二人面前,而結果可謂是觸目驚心。
最為直觀的傷亡人數其實不算太夸張,雖然炮擊聲勢浩大,但多半都是打在了防御工事上,所造成的傷亡還比較有限。目前統計到的傷亡數據是明軍陣亡三百四十七人,傷六百余人,另有城墻上下參與防御作戰的民夫傷亡一百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明軍傷亡竟然有近半都是在海漢軍最早的兩次攻擊中產生,即熱氣球在城北德勝門投下的重磅炸彈,以及進賢門的臨時兵營遭受迫擊炮炮擊。后續明軍調整防守策略后,傷亡情況明顯分散了許多。
如果是兩軍短兵相接,那傷亡數字肯定會遠遠在此之上了。相對城內還算充沛的守軍兵力,單日內這點折損其實算不了什么。但這種相對較低的傷亡數字,也并沒有讓兩名高官覺得輕松。
因為今天整個交戰過程,就是純粹的一邊倒局面,守軍全程處于被動挨打的狀態,甚至根本無法對城外的敵軍造成有效殺傷。
也就是說戰損比很可能也是一邊倒,對面有可能是以零傷亡結束戰斗,這可并不是什么好消息,甚至比明軍自身的傷亡更為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