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趙二人認為,南昌守軍雖然處境十分被動,但也遠沒到山窮水盡的程度,只要不惜代價守住城防,戰局未嘗沒有轉機。
但若是他們知道海漢軍這邊的真實打算,只怕就不會再抱有這樣的期望了。
在丁趙二人商量應對之策時,海漢軍的三支攻城部隊也在各自統計今日的戰果和消耗,評估這套戰術的成效。
攻勢對城內明軍造成的實際殺傷,目前自然是沒有確切的數字,但密集炮擊對城防工事所造成的損毀,卻是可以直接觀察到的。特別是幾座城樓的坍塌狀況,甚至無需望遠鏡就能在城外清楚地觀察到。
這種炮擊戰術其實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物,海漢軍從成立炮兵部隊開始,炮擊城防就已經是主要的攻城戰術之一了。
不過炮擊戰術一般都會集中在某個主攻方向上進行,以保證炮擊攻勢的強度,同時也能節省彈藥。極少有現在這樣四面合圍,每個方向都擺出了主攻強度的情形。
正如丁保國所判斷的那樣,這種戰術對于彈藥的消耗著實不小,相應的后勤壓力也會比常規圍三闕一的戰法要大得多。
不過圍攻南昌城的三支部隊各自背后都有一個行政大區的支持,領兵的又都是背景深厚的二代將領,各自所屬勢力對于此次在江西作戰的表現都十分看重,因而也都在不遺余力地向他們提供支持。
不僅是將大量新式武器部署到作戰部隊,同時也向其提供了充足的后勤物資保障,目的就是要保證其戰場表現不會遜色于另外兩支友軍部隊。
當然若能爭取到破城首功,進而得到執委會的嘉獎,那自然是最好不過。
三支部隊當中,包攬了西、北兩個方向進攻任務的石成武自然壓力不小,因為這兩個方向的攻城難度要較其他兩支部隊大得多。他所率的陸七師和東海艦隊,必須要先渡過城外的贛江,才能實現對城池的進攻。
在使用熱氣球對南昌城防進行了實地勘察后,石成武基本可以確認,守軍的部署重點的確是放在了相對風險更大的東、南兩個方向,而對于擁有天然護城河的西、北兩面,所部署的兵力和城防工事都要少得多。
不過守軍做出這樣的部署,也并不是完全放棄了這兩個方向的防御。憑借著堅固的城墻工事,以及數量不算太多的城防炮和其他防御手段,守軍就足以對付常規狀態下的渡江登陸戰了。
但這種預判只是針對與守軍實力相當的對手,而石成武手里不僅有東海艦隊的武裝戰船可用,更是掌握著熱氣球這種跨時代的特殊工具。
雖然熱氣球本身承載能力有限,并沒有運載部隊空降城內的可能性,也難以執行大規模的轟炸任務,但其可用于高空偵查,以及對城內高價值目標實施定點轟炸破壞的能力,都能為攻城戰帶來不小的助力。
唯一讓石成武不太滿意的是,目前列裝的熱氣球的確太少了一些,手里就這么兩具熱氣球,為了維持長時間的高空監視,只能分批接力升空出動,所能造成的震懾效果和破壞力也不免會打些折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