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到了1627年4月底,穿越眾在兩個基地的外圍都架上了高音喇叭,用普通話、海南官話和黎語三種語言,每天不停地向工地上的打工者們宣傳最新出臺的“人民公社”制度。
目前所有在穿越眾建設項目中打工的外來人員,不分民族、性別、年齡,均可以報名加入正在籌建中的公社。而宣傳的重點,便是公社將會采取的“勞工等級制”,以不同的等級待遇來吸引那些有志于長期為穿越眾工作的百姓。特別是普通民眾最為關心的教育、醫療,更是被捆綁進了公社的勞工待遇之中。
今后穿越眾興辦的學校,非公社勞工的子女只能旁聽,連教室都不能進,若要成為正式學生就需繳納一定數目的學費,而勞工子女不但直接擁有正式的入學資格,而且還是免費上學,高級勞工的子女甚至可以免去課本紙筆的費用,還有保送規劃中更高一級學府的待遇。而醫療上的政策傾斜也同樣如此,只有公社勞工才有免費的看病待遇,藥費也會根據勞工等級而得到部分減免的待遇。
最重要的是,穿越眾將保證公社每個勞工只要服從安排認真勞動,所有人的吃穿住行和生老病死都會得到全方位照顧,并且在未來將得到土地的使用權分配。
是的,執委會最終決定在自己控制的地盤上直接推行土地公有制,逐步改變控制區內普通百姓對土地的依附性,從現在就開始為未來的工業化建設儲備非農業人口。這樣做或許在初期很難得到民眾的理解,但隨著時間一長,民眾的收入并沒有因為土地問題而受到不良影響的時候,執委會這套土地政策的推行就會慢慢順暢起來。
工人這個階級雖然目前還沒有出現,但執委會很有把握在幾年之內,讓工人階級成為控制區內的社會主要階層。而工人的來源,將主要由充分貫徹了執委會統治意志的公社,只有得到有效管理和充分洗腦的歸化民,執委會才能放心讓他們逐步掌控各個工業項目中的崗位。
普通的百姓不會明白執委會組建“人民公社”的深意,但他們能聽懂加入人民公社之后的種種好處。別的不說,就光是現在能從穿越眾手里買到的糧食、食鹽、鐵器,在加入公社之后都將變成免費供應。吃飯有集體食堂,勞動有專用的工具,同樣是替這些海漢人做事,但相應的報酬算下來卻比現在這樣打零工高了一半不止。對于無錢無地的貧苦人來說,是該選擇加入公社還是繼續目前的零工生涯,結果可謂不言而喻。
也有人看中了穿越眾在宣傳中所說的“土地使用權分配”,凡加入公社三年的勞工,均可以申請到二十畝的土地使用權,申請人將獲得這二十畝地在三十年內的耕作權,而每年只需逢十抽一,上繳收入一成的農業稅即可。資歷達到五年的勞工可以再申請三十畝地,而資歷達到十年的勞工可以一次性再申請五十畝地。只要申請人在世,使用權時間到了之后還可以繼續續約當然前提是海漢人所建立的政權到那時候還沒有垮臺。雖然這些地最終并非能歸個人所有,想想似乎有點不過味,但海漢人可是把公社勞工的生老病死費用都包下了,而且這賦稅比地主或者官家低得多,省下買地的錢給家里蓋棟大房子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