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口制退器在這個時代的艦炮上行不通。”軍警部的顏楚杰搖頭反駁道“炮口制退器會影響火炮射擊的精確性和瞄準,以我們現在的造炮技術,造那東西是得不償失,不如還是采用架退技術,我們手頭也有很多經過時間考驗的成熟技術可用。”
陶東來眼看要失去秩序變成亂戰,趕緊在桌上敲了敲,示意大家先安靜下來“你們有沒有想過,后裝線膛炮能造,但炮彈和引信的問題怎么辦工業部門現在有辦法解決嗎”
白克思搖頭道“少量的炮彈能造,彈體可以用車床慢慢車出來,但要批量制造就很難辦了,工藝流程根本不一樣。要知道造炮彈子彈都有專用的設備,一套生產線好幾十臺設備,我們現有條件很難復制出來。這還是實心穿甲彈,如果是榴彈的話還涉及到引信的制造,我們工業部門解決不了。”
“我們可以復制最老式的后膛炮。”海運部這邊又有人嚷嚷開了,居然是那個搞航運管理的謝春,誰也不知道他怎么也會跑來參加這個討論會。
“最老式的后膛炮彈體是鑄鐵包鉛,仍然使用黑火藥作為發射藥,沒有底火,19世紀的后膛炮基本上都是這種構造。造鑄鐵彈體和黑火藥總沒問題吧”謝春看來也并非無的放矢,事前也是有所準備的。
但馬上就有人對他的說法予以反駁“你說的不就是二次鴉片戰爭中打得清軍狼狽不堪的阿姆斯特朗炮嗎如果我們不能解決好鉛皮的附著力問題,開炮時鉛碎片會在炮口前的短距離上四散飛濺,有可能會對我們的士兵造成傷害,這可是歷史上出現過的真實狀況,英國人為此還繞回前裝炮,走了一段時間的彎路。”
五月八日晚,在當天的例行碰頭會結束之后,執委會召集部分相關人員另行開了一個小會。這個小會的內容就是探討軍警部提出的鑄炮方案,從軍事需求和生產技術兩方面來考慮,集思廣益,確定今后穿越眾的火炮武器發展規劃。
關于自行制造火炮的討論,從成立軍警部的那天起就沒中斷過。得益于后世解放軍所奉行的大炸逼主義熏陶,鍵盤軍事家們在論壇上、飯桌上、辦公室里不分時間地點場合,隨時隨地都會就穿越眾應該采用的火炮發展路線闡述自己的看法。在這種熱烈的討論氣氛中,有一點倒是所有人都達成了共識火炮絕對是穿越眾今后陸上攻城略地,水上制霸七海,保證穿越政權能夠順利開疆拓土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而穿越后因為客觀條件所限,制造火炮的事情不得不被執委會暫時擱置起來。直到最近田獨鐵礦投產,煉鐵車間已經開始投入運行,這檔子事也就再次被心急火燎的軍警部提上了議事日程。
軍警部的著急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目前穿越眾手中所掌握的唯一重武器也就是兩門89式60毫米迫擊炮,而僅僅20發炮彈的彈藥儲量讓這兩門小炮的存在更像是一種自我的心理安慰。而上次海盜來襲時,軍警部不得不使用鐵殼漁船在海上與對手展開貼身肉搏,最后僅僅是靠著堅固的船身才取得了戰斗勝利,雖然結果不錯,但這對于廣大一心想要建立重炮艦隊的大海軍主義者們簡直就是災難。
造炮造更多的炮造更多的大口徑重炮這已經成為了近期論壇上討論的熱門話題,就連顧凱這樣的和平主義者都不得不參與其中,應邀為某些半吊子軍宅翻譯大資料庫里的英文軍事文獻,以便讓他們能在現階段下前裝炮與后裝炮孰優孰劣的辯論中拿出一點干貨。
由于制造火炮所需的物資和人力都不少,執委會對此也是非常重視,決定召開專門會議來討論這個計劃。除了執委會全體委員之外,應邀與會的還有軍警部主要成員,海運部相關人員,冶金技術人員,機加技術人員,以及若干水平不等的軍事愛好者。三十多號人將小小的執委會會議室擠得滿滿當當的,加上這些清一色的男人中有相當部分都是煙槍,會議室里汗臭味混雜著煙霧,環境甚至比現在被稱作頭號污染源的水泥窯還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