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以后只能在下游靠近入海口的地方修一個換乘碼頭,海船在那地方停靠之后卸下煤炭,然后用吃水淺的平底貨船把煤炭運到上游的鐵礦去。”海運部的謝春眼看無法再逆流而上,只好無奈地設計了另一種貨運方案。
謝春這家伙一向對于軍事行動十分熱衷,自從參加了第二次勝利港戰斗和火炮的設計討論會之后,他泡在軍警部的時間甚至比海運部還多一些。這次聽說執委會的海外分礦計劃需要組織一支勘探隊,謝春也是在第一時間就報了名參加。
“執委會一心想早點開發石碌鐵礦,真該讓他們親自來這地方看看,這地方可不是一時半會兒能開發得了的”田葉友也感嘆道“離海岸這么遠,又沒法直接通航,到時候還得再復制一次大本營的模式,先在海邊建立前進基地,再一點一點地把東西運到內陸去。而且這距離比大本營的兩個基地之間遠了好幾倍,以后要修陸上通道,工程量肯定小不了。”
船隊按照衛星地圖上的方位,繼續向北行駛了幾里地之后,抵達了后世的昌化港所在的位置。這里雖然掛有一個港名,但并非大型海港,只是一個臨海的小漁港罷了。這里已經處于石碌河入海口三角洲沖積平原的最北端,常年沖刷形成的沙洲在港外外側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大型防波堤,然后在靠近北岸的內陸形成了一個口袋形狀的港灣,雖然面積比勝利港的港灣要小了不少,但位置和環境都是極佳,就算外面的海面上生產了海嘯,海浪也很難波及到這個港灣里來。
船員們在緩緩前行的帆船上不斷地測量水文數據,最后確認這個港灣至少可以通行排水量在兩千噸上下的船只。如果能夠對進入港灣的航道進行更深一步的清理挖掘,那么再大一些的船要駛進港灣也不是問題。未來開發這個港灣所需要做的事情,基本就只剩下在岸邊筑起一排供船只停靠的碼頭和棧橋。
眼看天色漸暗,考察隊選擇了在這里拋錨停船,并且派出了兩支偵查小隊對岸邊三公里范圍內進行了簡單的搜索偵查。偵查的結果讓考察隊員們既覺得安心,又略微有些失望這附近人煙稀少,偵查小隊一共也只發現了四五戶稀稀落落的人家,甚至連像樣的村落都沒能形成。在這樣的環境下自然不會有什么能夠威脅到這支考察隊的力量,但今后執委會想要開發這地方,無疑需要從外地大量運來勞力,這也將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考察隊吃過晚餐之后,王湯姆首先安排了夜班的執勤班次,從晚上九點開始到早上六點為止,一共九小時,分為三班執勤換崗。所有人員沒有得到允許之前,都不得下船深入內陸。然后按照穿越集團的一貫傳統,各個部門的負責人聚在船艙的起居室里開了一個簡短的碰頭會,內容主要是整理一下今天一天的考察內容。
晚上八時,考察隊按照約定好的時間用電臺與大本營取得了聯系,并匯報了第一天的考察內容和收獲。依靠軍用短波電臺,考察隊即便是去到千里之外,也仍然能方便地與大本營取得聯系。當然這種聯系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地形和天氣的影響,不過在這個時空來說,電臺是穿越眾所能利用的唯一一種快捷高效的長距離聯系方式了。
當晚一夜無事,第二天上午船隊再次整備出發。由于時間十分充裕,船隊并沒有急于向西面的北部灣航行,而是繼續沿著海岸線北上,中午時分便已經抵達了海南島西岸最大的海灣儋州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