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小島四周海岸線都是以懸崖峭壁為主,但島上的地勢還算比較平緩,只有島嶼中部有一處海拔不過六十米左右的丘陵,算是全島的制高點。負責搜索東線的小組出發不久,就在一處坡地上找到了泉水,在經過摩根醫生的簡單檢驗之后,認定這處泉水是可以直接引用的淡水,這個好消息讓大家都頗為興奮。淡水的發現意味著今后這里所開辟的海上中轉站將不會需要額外的淡水補給,而且島上可以供給的人口上限也會因此而增加不少。
兩個搜查小組花了整整三個小時完成了對全島的搜索,在島上并沒有發現有人居住的痕跡,也沒有大型食肉動物的存在。事實上這里除了形形色色的海鳥之外,幾乎沒有其他陸生動物的存在。常年在海上航行的王湯姆也算是半個海鳥專家,在他的指點之下,隊員們認識了白腹褐鰹鳥、紅腳鰹鳥、海鷗等多種海鳥。
島上的樹木還算比較茂密,多數都是麻風桐樹形成的典型海島綠林。這種樹木高度都在十米上下,樹干直徑最粗的已經超過了半米。這種樹木往往叢生在一起,形成非常茂密的樹林,是島上各種鰹鳥的主要棲息場所。除此之外還有一簇簇密不透風的灌木叢林,這是俗稱為“羊角樹”的草海桐。這種熱帶常綠植物即便是在珊瑚石沙地或者沙灘上也能很好地生長,生命力十分旺盛。農業部的隊員在考察之后認為今后島上可以小規模地開墾一些相對比較平整的土地,種植一些熱帶水果和蔬菜,這樣也可以有效地緩解食物補給的壓力。
最大的意外收獲除了淡水之外,要當屬這個小島上的鳥糞資源。茂密的樹林讓這個無人島變成了鳥類天堂,而大量的鳥糞在經年累月之后形成了鳥糞層,在高溫多雨的環境之下,逐漸被植物所生成的有機酸所溶解,鳥糞當中的磷慢慢向土質中滲透、充填、膠結,然后就變化成了鳥生磷灰巖,也就是俗稱的鳥糞磷礦。這種鳥糞磷礦中富含氮磷鉀元素,對農作物而言是極好的綜合肥料,其效力堪與后世聞名遐邇的金坷拉一戰。根據田葉友的測算,這個小島上的鳥糞磷礦儲量至少在萬噸以上,已經具備了大規模開采的價值。
不過海運部的謝春卻認為田葉友的這種觀點恐怕在短期內很難得到實現“這地方離大本營太遠,從這里運鳥糞回去,還不如直接在三亞灣的東西兩島或者亞龍灣里的幾個小島上開挖,那樣運輸路途更短,開采也更加方便。”
田葉友不服氣地反駁道“我們也可以開采這里的磷礦賣給越南人當肥料。”
謝春嘖嘖道“兄弟你傻啊下龍灣那地方三千多個島,要挖鳥糞賣給越南人,我們直接在下龍灣開挖就是了,干嘛還跑到這么遠的地方來費勁要依我看,這島上的鳥糞唯一能用得上的地方,大概還得等到我們在石碌開礦之后了。那邊有幾百萬畝的臨海平原,再多的鳥糞都不夠往那里填的。”
船隊原本定于完成島嶼考察之后的第二天就繼續出發西進,但沒想到卻出現了小小的意外狀況。礦業勘探組這幾個成員因為長期待在內陸地區,沒什么機會能吃到新鮮的海鮮食品,結果在出發后這兩天里貪吃太多,拉肚子拉得直不起身。于是整個考察隊都不得不因此而延緩了一天的行程,停下來讓這幾個貪吃鬼調養身體。摩根甚至為此動用了寶貴的戰略儲備,給他們各輸了一袋葡萄糖水以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
出于團結隊員的考慮,考察隊一致同意不在與大本營的聯絡中提及此事。王湯姆只是說因為天氣原因不得不在浮水洲島耽擱一天,執委會倒也不疑有他,只是叮囑考察隊一定要注意安全,不需要為了完成考察任務而趕時間,等到海況好轉再出發不遲。這個小小的插曲搞得以田葉友為首的幾個肇事者很是不好意思,都表示要在后面的工作中把這次的過失彌補回來。
在浮水洲島休整了一天之后,兩艘船在清晨出發向西航行。從浮水洲島到鴻基港就只有六十多海里了,以兩艘帆船的正常航速,順利的話五六個小時就能抵達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