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能不能估算出大致需要的人力和工期”陶東來追問了一句。
“如果有五百勞力和充足的工具,我認為打通這條河谷通道不會超過半個月。至于鋪設完港區到開采區的軌道,順利的話一個月之內就能完成。”喬志亞想了想才回答道。
“還是太慢了點,時不我待啊”陶東來感嘆道“再等上一個多月,我怕冶金車間這邊都快要停工了。”
“實際上應該要不了那么長的時間。”寧崎插話道“如果按照考察隊所說,只要我們有足夠的運力,就能從越南東部沿海地區源源不斷地獲得勞動力,新港的建設不會再像大本營這樣,經常面臨勞動力不足的狀況。喬志亞說的是五百人的施工進度,那如果我們能夠投入一千人呢兩千人呢”
陶東來立刻轉頭往向海運部的坐席“小越、小孫,你們怎么看”
越之云和孫長彌對望一眼,孫長彌點點頭示意越之云先說。越之云便開口應道“我們目前手頭有三艘比較大的船,如果盡快投入這條海外航線,那么除了載貨之外,每次大概還可以從越南東岸運送三百到四百人去新港。加上何夕從北面租了三艘船,那這六艘船每次可以運去至少五六百人,兩地之間的往返航程大概需要四天,一個月下來運送兩三千人問題應該不大。”眼見眾人臉上露出喜色,越之云又補充了一句“當然,我所說的這個數據只是紙面上的計算而已,實際運行當中我們幾乎沒有可能實現這樣的目標。”
孫長彌接著說道“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現在有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新港建設所需的物資有絕大部分都必須從大本營運過去,而且因為有很多東西需要大本營這邊不斷生產出來,很有可能一趟兩趟還拉不完,所以也沒法讓所有船一直跑新港和越南之間的航線拉人。以我們的估算,要保證新港的建設進度,至少要分出一半的船返回大本營運送物資才行,所以運送人口的速度可能達不到越之云說的那個標準。”
“那到底能保證多大運力,你們給個準數行嗎”建設部的劉山夏已經被這兩個家伙給繞暈了。
“前半個月頂多八百人,一個月之內能運一千五百人估計就已經是極限了。”越之云總算是交了底。
“夠用了”劉山夏重重一拍桌子道“只要勞動力能達到這個數目,二十天之內我就能完成港區到開采區的軌道建設當然,只是單線軌道,建設復線軌道要麻煩得多,不過如果有必要的話,那兩個月之內應該也能完成復線軌道的建設。”
接下來王湯姆又斷斷續續地回答了幾個提問,不過都是些比較容易處理的問題,王湯姆三言兩語便完成了答疑。陶東來看看差不多,便宣布會議進入下一個議程,對海外開發行動計劃作最后的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