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資供應情況由我來說一下吧。”陶東來打開自己面前的筆記本開始進行說明“目前的物資籌備主要有四個項目,分別是生產工具、建筑材料、食品補給和生活用品。”
“生產工具的生產目前是由冶金車間和木工房在負責,截止今天下午,我們準備了鐵鍬、鋤頭各三百把,鐵錘,斧頭各一百把,鑿子、鋸子、竹筐、扁擔等工具若干。目前生產部門還在加班加點的趕制工具,爭取能夠在行動開始的時候起運足夠新港第一個月建設所需的工具。”
“建筑材料方面,除了大量的水泥之外,我們已經拆除了一號基地內的數間活動板房準備裝船,屆時將用來搭建新港的指揮中心和成員的居住點。至于移民的住房,將沿用二號基地的模式,以高架船型屋之類的竹木結構建筑為主。另外我們還需要追加制造一批貨運軌道,這部分的生產計劃由相關部門在會后再做詳細討論。另外新港碼頭的建設,在前期將采用竹木棧橋為主,等到當地的水泥窯投產之后,再逐步修建永久碼頭。”
“食品補給方面,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糧食,因為我們可能從一開始就必須要在當地供給上千人的吃喝,這個壓力可不小。糧食問題我們打算分兩部分來解決,一是先從大本營起運足夠千人一個月的糧食,二是在當地采購部分糧食,畢竟離產糧區那么近,我們現在也不缺錢,可以就近多采購一些,這大概將是今后新港所需糧食的主要輸入渠道。等當地的人口滿足煤礦生產需要之后,也可以小規模地組織農業開發,種一些糧食蔬菜來補充一下。”
“至于生活用品,除了派駐人員的個人行李之外,我們還準備了用于生活設施的光伏發電設備,一套短波軍用電臺,二十多部步話機,可供千人使用的凈水設備,熱水鍋爐和管道。另外冶金車間還專門趕制了一批蜂窩煤爐,到時候派駐新港的人員就不用像大本營這樣還得燒柴灶度日了。”
“只要打開了這個市場,我們以后完全可以讓大明組織軍事觀察團去越南圍觀嘛。看看越南軍隊使用我們的武器之后在戰場上的表現,這對于我們今后打開大明的軍火市場應該會很有幫助。”說到做生意,施耐德的思路顯然比顏楚杰更為靈活,已經聯想到該如何利用越南的國內戰事來開辟國際軍火市場。
眾人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對于該如何打開越南的軍火市場各抒己見,至于原本的話題是什么反倒沒人在意了。
明明是在討論如何調整新港尚在計劃中的軍事力量配置,可話題偏偏就轉到了軍火生意上,這種跑題歪樓幾乎已經成了穿越集團內部會議的傳統特色。王湯姆已經不是第一次參加這種內部高層會議,也開始逐漸習慣了這種風氣。
最后還是建設部的劉山夏出聲將話題拉回到正軌上“關于港區到開采區之間的通道,我想問一下有沒有條件直接上軌道”
在礦區使用軌道運輸無疑是一種相對比較便利的運輸方式,效率也較身背肩扛或者普通的平板大車要高得多。在田獨鐵礦的礦區,第一條長約三百米的礦石運輸軌道已經鋪設完畢投入使用,專門負責將礦石從礦坑運送到選礦廠。并且這條軌道還是復線建設,同時可以使用一來一去兩條軌道,如果其中一條出現問題需要停下來檢修,也不至于會讓運輸線徹底停擺。
不過穿越集團目前還沒有大規模生產鋼鐵的能力,這軌道自然也不是用軋鋼機之類的大型機械軋制出來的。鑒于目前有限的生鐵儲量,這些軌道甚至都不是用生鐵打造的,而是選用了鐵皮包木軌的方式,先湊合著上馬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