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派的意見紛爭從穿越之后就一直沒有停下來過,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鍵盤執委們隔三差五就會在論壇上斗得不亦樂乎,而執委會的意見也一直搖擺不定,沒有就此拿出最后的決議來。
這個情況一直維持到八月中旬,一支來自廣州的船隊抵達勝利港,才為這場曠日持久的爭論畫上了句號。
前次“福瑞豐”的李掌柜去廣州總行回來之后,就已經給執委會這邊帶了信,近期會有“福瑞豐”的高層人員到勝利港與他們進行接洽,商談長期穩定的商業合作模式。這次不但是人來了,銀子來了,還帶來了為穿越集團在廣州代購的兩艘大海船。
船隊在勝利港之外就已經被海巡船發現,海巡船靠過去之后,得知了對方的來意之后,便立刻通過步話機通知了港口,而港口又趕緊聯系了田獨工業區。于是幾個執委立刻吭哧吭哧地騎著自行車一路趕回勝利港,會見這位據說是“福瑞豐”總行高管的貴客。
如果一切順利不再出什么大的意外,那么距離黑土港煤礦投產的時間大概還有一個月左右。執委會在這段時間里還有一個大問題需要盡力去解決,那就是目前穿越集團所面臨的海上運力嚴重不足的局面。
從穿越之初開始,穿越集團就一直陷入在缺乏海上運力這個泥潭里無法自拔。雖然穿越時帶過來的船真心不少,加在一起排水量都過了萬噸,但因為燃料的儲備十分有限,而來到這個時空后限于生產水平,短期內又無法對燃料進行補充,包括“新世界號”在內的這些船現在基本上都成了靠在岸邊的擺設當然,這些巨大的擺設用來在視覺上震一震初來乍到的外鄉人還是很有效果的。
這些船最后一次出動已經是三個月之前的事情了,在抓住了包括高橋南在內的那批海盜之后,所有的鐵船都再沒有離開過碼頭半步。如果未來沒有大規模的海上來敵,執委會大概也不會再輕易讓這些船動彈了。關于穿越集團未來海上運輸的發展方向,海運部所提出的觀點大家都很認同,那就是風帆動力作為海船主要動力的地位還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哪怕是將來蒸汽船下水,船上同樣也少不了風帆的存在。
既然海運部已經開了金手指,能夠把握住未來船舶的發展趨勢,那么自己建廠造船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然而自己造船的難度要遠遠超過了事前的預計,目前開工這條僅僅一艘四百料的海船就需這些新手們耗時數月。以現在這種造船規模和速度,軍警部的幾個頭頭都很懷疑自己有生之年還能不能等到蒸汽鐵甲艦下水的那一天。
這次迫于海外煤礦的開發計劃,執委會下血本買了三條船又租了三條船,組成了一支基本的貨運船隊。但這樣規模的船隊對于心懷大志的執委會來說,實在還不夠看,但又沒辦法搞到更多的船。海南島本島各個港口之間的海運業本來就不太發達,現在是執委會手上拿著銀子都找不到可以買的船。盡管何夕在瓊州府城的船廠還定了兩艘四百料海船,但估計也得快年底的時候才能交付使用。
按執委會的打算,最好能在黑土港和勝利港之間這條航線上長期保持十到十五艘貨船的運力,但現在看來,海運部的船隊距離這個目標還有相當遙遠的距離。而海上運力的高低,很可能會繼人力之后成為新一個制約穿越集團發展速度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