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舉人老爺了。”陶東來點點頭,繼續問道“那李先生可否還記得,當初在蒙學與你一起念書的小伙伴,現在有幾人是考上了功名”
“秀才不過四五人,舉人唯在下一人耳。”李奈對于自己的專業水平很是自傲,畢竟考上舉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于華南的讀書人來說,考上舉人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
“這就是了,教育并不能讓每個人都成為學問大家。真正能在學問上達到一定高度的只是少數人,就像當初和你一起識字的那些人,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不可能會成為舉人或者是更高一等的進士,念過蒙學的人也不可能個個都進到國子監。”
說到這里,陶東來回身指向碼頭道“你剛才看到的那些孩子,都是經過了書院的初步淘汰,被我們認定為不適合在書院學習的對象。我們的師資力量很有限,目前只能讓少數更聰明的孩子接受更全面更深入的教育。但這些孩子我們也并不打算放棄他們,只是要換一個培養的方式而已,他們在這里一樣會讀書識字,只是學習的內容跟正規書院有所差別而已。”
李奈搖頭不止道“不讀圣賢書,豈能妄稱讀書人”
“在這一點上,我們海漢的風氣和大明有所不同。”陶東來笑道“我們需要的是有用的讀書人,而不是只會讀書的讀書人。”
這話雖然有一點繞口,不過李奈還是聽明白了他的意思,不禁反駁道“讀圣賢書可治天下,豈可稱之為無用”
“可治天下嗎”陶東來掩飾不住臉上的嘲諷之情“既然如此,還要武官和軍隊干嘛全國的百姓都去讀圣賢書不就好了”
“此乃歪理邪說”李奈也不知道該如何反駁陶東來的這種說法,因為在此之前他從未聽到過如此荒謬的理論。
“是不是歪理邪說,我們不用現在就分出對錯高低,一切可以交給時間去證明。”陶東來看到負責新兵營訓練的古衛已經快步朝這邊走來,便將這場爭論暫時劃上了句號。
兩人面對面互致軍禮之后,陶東來便向古衛介紹道“這兩位是從廣州來的客商,我和施先生帶著他們到處轉轉,順便也來看看民兵的訓練。”
古衛心領神會道“那就請客人參觀一下我們的操練情況吧。幾位,這邊請”
經過近兩月的建設之后,新兵營已經擁有了一片面積足有四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的訓練場,并且還修建了大量的訓練器械。為了填補黑土港拓殖行動之后在本地留下的軍警力量空缺,目前第三批新兵學員已經被征召入營,開始接受訓練。而第一批入營的“老學員”,現在也有不少成為了帶訓新兵的基層班排長,將他們從穿越眾這里學到的一些基本軍事訓練手段用到了新學員身上。
李奈看了一會兒,發現那些在哨聲指揮之下進行隊列訓練的民兵,轉向行止多有錯誤之處,不由得連連搖頭道“依在下之見,這些民團士卒的戰力堪憂,比起廣州一帶豪門大戶組織的民團尚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