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集團暫時用不到,不等于外界沒有這個需求,在李奈看來,千斤炮的威力明顯就更適合那些正處于交戰狀態的金主們,威力越大,射程越遠,肯定就越會受到他們的追捧。不過出于謹慎考慮,李奈還是先打聽了一下價格。
施耐德的報價也不算離譜,12磅炮的套裝一千兩,裸炮八百兩。這個價格在李奈看來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不過讓李奈微微有點失望的是,當他要求更大更猛的火炮時,陶東來卻拒絕了新的提議。
陶東來的理由很簡單“目前我們還暫時沒有出售更大威力火炮的打算,如果以后能夠出售了,我們一定會首先通知貴行。”
現在如果出售更大口徑的火炮,那無疑將會影響到勝利港的自身安全。為了避免出現一支裝備了穿越集團制造的大口徑艦炮的船隊來攻打勝利港這樣的荒謬情景,火炮的外貿出口計劃暫時還是不要把步子跨得太大,這樣容易扯著蛋。
但這樣的禁售應該不會持續太久的時間,只要鋼鐵產量一旦突破了瓶頸,那么鋼炮取代鐵炮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而有了鋼炮之后,火炮射程與威力的增加都是順理成章會出現的技術進步,屆時再把淘汰下來的鐵炮逐漸出售也不會有什么可擔心的了。
雖然這個要求被陶東來拒絕了,但李奈也沒有為此感到氣餒,能在這里買到這種重型武器本來就是意外之喜了,要知道這玩意兒可是連西洋人都不愿輕易出售的,純粹是有價無市的緊俏商品。李奈很快就下了訂單,購買6磅炮十門,12磅炮五門。好在考慮到火炮的豐厚的利潤,軍工部門此前已經提前預制了一批外貿貨,這個訂單居然能夠全部以現貨的方式給“福瑞豐”,倒是方便了之后的貨款結算。
之所以只買了幾門炮并不是因為李奈錢沒帶夠,而是他們回程的時候就只有一艘船,且載重量有限,而這十幾門炮加上彈藥,重量已經超過了萬斤。考慮到回程時還要裝載其他貨物和補給,李奈只能暫時忍下來,心中暗暗決定等回到廣州之后立刻就要申請第二支船隊來勝利港大肆搜購一番。
至此,陶東來和施耐德帶著李賀二人參觀新兵營的真實企圖獲得大成功,火繩槍加上火炮的訂單金額達到了一萬三千多兩,這也是穿越以來外貿訂單中數目最大的一筆。而這樣的一筆大生意從他們在新兵營碼頭登岸到達成初步協議,僅僅耗時兩小時十五分,兩名嘴炮推銷員的工作效率堪稱相當厲害。
而痛快花掉這么多錢的李奈也一點都不心疼,在他看來這些東西運回廣州之后,很快就能賺到翻倍的利潤,這種暴利生意在如今競爭激烈的海商行當中可是越來越少了。
最重要的是,李奈認為跟海漢人做生意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不必每次都用現款結算。海漢人對于各種原材料和初級制品有著非常廣泛的需求,只要運來他們所需的物資,便可以抵價進行折算,這樣一來有進有出,來此地交易也就不存在跑空的情況出現了,對船只的利用率相當高,也避免了攜帶太多現銀出海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