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不僅僅是蝕刻玻璃的氫氟酸這類無機酸需要用硫酸來進行加工,硫酸在煉焦、電鍍、制革、顏料、橡膠、造紙、油漆以及軍工技術等許多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三酸二堿項目一直都是執委會重點關注的對象,并且在穿越時就帶來了大量的成套設備,只是礙于本時空的實際條件,一直未能建成生產線。
李奈根本不懂化學,自然也就猜不到施耐德心里那些曲里拐彎的念頭,當下只是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施耐德的答復。
有很多涉及到軍工的生產單位都有保密原則,執委會是不能讓李奈去看的。施耐德琢磨了一下,似乎也只有喬志亞推薦的冶煉車間可以去看一看了。現在冶煉和鑄炮已經分開成兩個不同的廠房,倒是不用擔心有泄密之嫌。
李奈早年也去佛山看過不少的冶鐵作坊,自認對于這方面還是有點見識的,不過當他看到廠房里那碩大無比的煉鐵高爐時還是受到了極大的沖擊。雖然隔著老遠,但憑借爐前那些操作工人的身形對比,仍可以判斷出這個高爐的尺寸至少是他以前見過那些煉鐵爐的數倍之大。
冶煉車間的負責人劉星禮熱情地向他們介紹了目前的生產情況“目前我們這座高爐主要是使用焦炭進行煉鐵,每煉出千斤生鐵大概需要消耗焦炭七百斤左右,生產效率還比較低,不過等我們解決了焦炭的供應之后,很快就能把產量提高,在今年年底前我們要達成的目標是日產生鐵十五噸以上。”
李奈這段時間天天跟海漢人打交道,對于他們所采用的度量衡也慢慢熟悉了,十五海漢噸大致相當于三萬斤,這種產量放到佛山足以嚇尿一大堆老鐵匠了。但或許是這段時間在海漢人地盤上看到的不可思議的奇跡實在太多了,李奈并沒有對這個數字感覺到特別的驚訝。他心中只是在想,自己這些天在這里所看到的海邊鐵船、勞工們用的鐵制農具、海漢民團裝備的鳥銃和紅夷大炮,其原料大概都是來自于這里的煉鐵高爐吧。
冶煉廠房中的溫度實在太高,兩人在這里沒有待太長時間就感覺大汗淋漓,在劉星禮的建議下,他們又來到了旁邊的選礦車間參觀。在這里李奈終于看到了傳說中擁有千人之力的機關三臺蒸汽動力的礦石粉碎機。
之所以會有三臺,是按照礦石的不同尺寸來進行粉碎作業。最大的礦石會被先送進顎式破碎機壓碎到下一臺機器能夠操作的尺寸,經過三臺粉碎機的連續作業之后,原本大塊大塊的礦石便已經變成了可以直接送進煉鐵高爐的大小。
冒著白煙的鍋爐,吭哧吭哧緩慢而堅定地轉動著的巨大飛輪,來回往復運動的曲柄連桿,加上機器里礦石被不斷粉碎的破裂聲,讓李奈十分直觀地領略到了蒸汽機械的巨大力量。當那些碩大的礦石變成了碎渣從出料口倒出來的時候,李奈深深地倒抽了一口冷氣這些原本要耗費大量人力才能完成的礦石粉碎工作,海漢人憑借這些古怪的自動機關僅僅在片刻之內就做到了
李奈的見識可比水寨把總羅升東廣得多,雖然他不懂這臺機關是如何運轉起來的,但他已經能想到這東西更多的用途接上吊錘就可以用來打鐵,連上磨盤就能用來磨米磨面,但凡是需要大量人力才可完成的工作,都可以用這種機關來替代若是這種機關夠多夠大,恐怕用來移山填海都不是問題。海漢人手里掌握了這樣的技術,也難怪他們僅僅以數百人之眾,便能在勝利港這地方做出如此之大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