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奈這些日子在勝利港進進出出,多數人都已經認得這個從廣州來勝利港做生意的舉人老爺,倒也沒人上前詢問他的去向。李奈便在碼頭上隨意散步,心中回想著與海漢人最近的幾場商談,越想越覺得這些海漢人心思縝密,考慮事情極為周全,就正如施耐德所說的那樣,事前的麻煩是為了之后的省心。
走著走著,李奈便發現自己無意中走到了停靠那些大鐵船的地方。李奈也知道這個區域是海漢人不讓外人靠近的地方,正準備往回走,忽然聽到有兩個人在船上說話的聲音。
“符力,你這次回了黎峒之后,可還會來勝利港”
“當然要來了,我還要讀書識字,以后跟著首長們去征戰四海顏中尉說了,只要我能學完小學的課程,就考慮收我當他的貼身護衛,厲害吧”
“那你小子可得加把勁了,現在認識的字還沒我一半多。別忘了顏中尉還說過,當兵打仗沒文化可不行,少壯不努力,一生在內地啊”
李奈聽到這里,文青情緒一下就上來了,忍不住踏著岸邊的跳板上了船,一邊走一邊大聲道“荒謬,荒謬什么一生在內地明明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才對”
李奈上船之后,便看到兩個少年手里拿著釣竿,站在船舷邊一臉驚愕地盯著自己。這兩個少年的服飾一漢一黎,正是于小寶和符力二人。
于小寶一家人連帶著親戚朋友都已經進了公社,可算是海漢的鐵桿附庸者。他老子于大山因為“投身革命”的時間早,被當作勞工模范第一批升到了勞工,現在已經是港區碼頭工程的一個工頭了,于小寶自然也就成了根紅苗正的資深歸化民。有了這一層身份之后,于小寶不但獲得了在勝利港小學就讀的待遇,而且出入一號基地也十分自由,甚至偶爾還能跟執委首長們說上幾句話。
而符力所在的符山峒因為是最早和海漢人接觸的黎峒,受到的漢化程度也是最大的,峒里八成以上的勞動力現在都在海漢人的工地和礦山上做事,還有不少年輕人甚至直接就報名參加了海漢人的民團,以便讓家人能夠有資格進入到海漢的公社中。峒里剩下不多的人口,也已經轉行開始幫海漢人在內陸地區種植那些奇怪的香料作物。黎人再也不需要擔心糧食問題,海漢人用來向他們交易各種山貨的糧食可比在山坡上種出來的野生稻好多了。
符力如果不是因為年齡還差了一歲,他也會報名去參加海漢民團。在他看來那些荷槍實彈,著裝統一的民團士兵,可比穿著破舊軍服的明軍威風多了不管是明軍、海盜還是別的什么勢力,在海漢的槍炮面前統統都是渣渣,這就是符力心中樸素的世界觀。
符力雖然并不屬于歸化民,但由于符山峒接班人的特殊身份,執委會對他一直是有特殊的政策照顧,所以也能有幸在勝利港小學就讀。而且因為他在勝利港沒有住處,寧崎直接就把他安排進了一號基地里跟穿越眾一起住,這甚至足以讓于小寶這樣的小伙伴感到嫉妒。
今天正好到了休息日不用上學,兩人便相約來港口釣魚打發時間,卻不曾想閑談之間居然把廣州來的舉人老爺給引出來了。
舉人是什么身份,符力并不是太清楚,但于小寶多少知道那么一點總之是地位很高的人就對了,要不然怎么會到哪里都是有施首長親自作陪。所以面對李奈的出言教訓,兩人均是愣住了不敢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