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從鶯歌海鹽場往北直到昌化港的沿海地區因為地勢平坦,其實有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建設鹽場,如果我們有足夠的人力資源,把整個西海岸建成連綿不斷的鹽場也是有可能的。當然我個人還是建議有重點地進行開發,以便于管理和統籌安排生產計劃。”
“綜上所述,我建議執委會重點考慮兩個地方,一是東邊的鐵爐港,二是日后我們肯定會進行開發的鶯歌海鹽場。”安西放下了記號筆,最后說道“鹽場從籌劃到建設投產,這中間至少也需要一個月左右的建設期,如果執委會想要在短期內大幅度提升鹽產量,那就應該提前考慮新鹽場的建設開發計劃。”
“安西教練做好了賽前裝備啊”聽完了安西的講解之后,蒙賀很是佩服地稱贊道。
能夠簡明扼要地對新鹽場的選址進行有條理的講解,這自然不會是隨興的表現,若說安西沒有在事前有所準備,在座這些人肯定都是不信的。不過這時候并沒有人去深究安西為什么會做這些準備工作,大家都在考慮安西所說計劃的可行性。
陶東來倒是沒有忘記之前的問題“假定我們會對兩個候選地點中的一個進行開發,那么運力的問題如何解決”
執委會對于鹽場的發展前景一向十分看好,在立足之初就將此作為獨立建設項目進行了開發,甚至在上次派出考察隊去探尋黑土港航路的時候,也沒有忘記順便考察了一下位于海南島西南角的鶯歌海鹽場地區,為將來的大規模開發做準備。
不過就算執委會早有計劃,也沒想到私鹽生意的推廣速度竟然會如此之快。在原本的計劃中,對大陸地區的食鹽銷售策略本該在1628年才開始實施,沒想到開通大陸銷售渠道如此順利,比原計劃提前了足足四個月,而對于越南的私鹽貿易更是屬于計劃之外的的內容,算是意外之喜了。如果真想對這兩個地區展開大規模的傾銷,那鹽場公社的產量的確是有點不夠看,哪怕將產能開發到極致,達到安西所說的理論生產上限也是如此。
看到安西點了點頭,陶東來皺眉道“勝利港附近也沒什么適合用來開發鹽場的地方了,真要再擴大產能只能另外再找地方。但現在要想再開分基地,怕是有點超出我們的能力范圍啊”
為了能早日用上自產的煤焦碳,整個穿越集團在六七月這段時間幾乎都是圍著黑土港分基地的事情在轉,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都不是小數目,為此甚至不得不暫時停下了一部分基建工程,將人力資源優先用到黑土港的項目籌備中去。
而現在黑土港開發才實施了不到兩個月,剛剛開始有了產出,現在就要急著另外開分基地,對于穿越集團來說的確是有心無力。別的先不說,這海上運力的問題就不是一時半會能解決得了的事。
“船怎么解決”陶東來直接開門見山地問道“沒船我們什么都干不了。”
“我們不如先確定地點,再來考慮運力的問題。”安西似乎對此早就有所準備了“確定了航程和航線,我們再根據實際的需要來計算運輸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