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東來點點頭道“沒錯,我方可以用十門二七式甲型火炮作為黑土港一年期的租金支付給貴方,而我方的要求是在租賃期間獲得黑土港當地的開發權、居住權和治理權。當然,在此前提下,我方承認該地區的領土權屬于安南國,也歡迎貴方向該地區派駐官員參與民政管理。”
陶東來這話也算是說得極有外交技巧首先你得承認我在黑土港所擁有的權力,這樣我才會承認主權歸你;其次你只能派文職人員去那里,至于武裝力量就免談了。
不過鄭柞可沒有陶東來想的那么厲害,他并沒有完全意識到陶東來話語中所暗示的這些內容。鄭柞的腦子里卻是在盤算另一件事情按現在所知的情況,黑土港當地的出產只有煤而已,目前升龍府的煤價不過每千斤二三兩銀,如果按照海漢火炮的價格來進行換算,十門火炮一萬多兩銀子,那一年的租金大概能買好幾百萬斤煤了,而收回黑土港的收益顯然不會有那么高,不過是鄭氏治下多了一個可有可無的煤坑而已。這么看來,把地皮交給海漢人然后坐收租金倒似乎真的比較劃算。
而陶東來同樣認為這是一筆很劃算的買賣,看似少賺了很多錢,但實際上制造十門6磅炮的耗費并不多,折算下來還不到千元,以這么小的投入換取黑土港地區一年的太平,這對目前軍事力量捉襟見肘的穿越集團來說是非常超值的買賣。
于是雙方很快就黑土港的地位問題達成了一致意見,鄭氏作為北越政權的實際掌權人,將承認海漢人在黑土港的權力,并且原則上不插手當地的管理經營。但鄭氏作為統治者會向黑土港地區派出地方官員,以觀察員的形式監督當地的運作,以保證海漢人在當地沒有分疆裂土的行為,并且海漢一方為此必須承諾不得向南方叛軍出售同類武器。
而海漢一方將在每年年底在涂山半島的商棧向北越鄭氏交付火炮十門,作為租用黑土港一年的費用,并且當地所有的居民均由海漢執委會及黑土港管委會進行管理。至于這個租賃期,陶東來和鄭柞商量之后暫定為十年,期滿之后再根據當時的情況商談續約事宜。當然了,陶東來很清楚十年之后大概不會再有什么續約的談判了,很有可能根本要不了十年,那地方就會被劃歸到海漢政權的名下,成為未來共和國的領土。
但雙方的這個租界性質的約定,包括之前已經談妥的涂山半島地區,都只會停留在口頭協議這一步,不會落實到紙面上變成白紙黑字的書面協議。鄭氏方面是顧慮自己的權臣身份,畢竟現在還并沒有走到謀朝篡位的那一步,如果鄭氏代表后黎朝私下跟海漢人簽署這種涉及領土的協議,那無疑是把一個大把柄交到了海漢人手里,這種蠢事鄭氏可不會去做。而穿越集團方面本來也不想簽什么紙面協議,那種玩意兒一旦要是簽了,只會給今后用“自古以來”之類的理由收復領土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于是雙方就這么很神奇地達成了如此重要的土地協議,鄭柞認為海漢人的實力并不足以侵占北越的領土,何況他們似乎一心求財,也并沒有表現出什么不軌的意圖,他們愿意在黑土港開坑挖煤那就去挖個夠好了。而陶東來則認定北越鄭氏在今后很長一段時期內都必須要依賴穿越集團的軍火供應,所以也不用擔心北越方面出爾反爾,危及到黑土港的安全。雙方都認為自己有所倚仗,無需擔心對方輕易毀約。
但對于火槍火炮的報價,鄭柞就不會那么快答應下來了,這些玩意兒雖然在北越是稀罕物,但并不代表鄭柞就會讓自家作了被海漢敲竹杠的冤大頭。鄭柞的還價只有報價的一半,而這對于陶東來而言顯然也并不是在期望的價格范圍之內。
不過陶東來并不著急,因為他已經看準了對方最后必然會買,只是價格高低可能會影響到具體的采購量而已。至于軍火貿易是應該追求高利潤還是銷售量,這個問題在執委會內部早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