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截止目前,穿越集團已經向大陸地區供應了各種檔次共計數百套的玻璃文具,但僅僅只是在廣州城都仍舊還有相當大的市場需求,而少量從廣州流出到周邊其他一些城市的玻璃文具,更是帶來一大波的求購風潮。由于市面上的存量極少,所以已經發售出去的玻璃文具價值也在水漲船高。不管是出于收藏愿望、裝逼需要,甚至是投資手段,海漢玻璃文具都是目前文化市場上一個極佳的選擇,至于單價超過五百兩一套的高檔定制品訂單,“福瑞豐”這邊也已經接了厚厚的一摞,并且在全廣東到處收羅手藝高超的雕刻匠人,準備送去勝利港以加快這些高檔貨的制作速度。
在這些登門的客商中間,也不乏來自福建、浙江、湖廣、江西這些鄰近省份的商人,大多都是類似“永豐布行”,在本地開有分號或是專門來廣州購買海貨的客商。這些人對于駐廣辦所展示的各種工業品都懷有極大的興趣,并且也能很直觀地意識到這些商品在販運回他們的原籍所在地之后所能獲得的豐厚利潤。但唯一的問題就在于,海漢人的嘴巴實在太緊,無論怎么說,供貨量都少得驚人,以一府之地能談得下來十來套海漢文具,那就是極大的勝利了。
一開始商人還認為施耐德只是單純的拿喬,想要借此漲價,但后來才發現這事跟價格并沒有特別直接的關系海漢人的確是供貨能力有限,每月能運來廣州的貨物并不多。但這個發現不但沒有打擊到客商們的購買熱情,反倒是讓他們感覺到海漢商品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價格堅挺趨勢,掏起錢來更爽快了。
當然對于那些自己有船又愿意出海的客商,施耐德便會很“好心”地進行指點,讓他們裝運一些穿越集團所需的原材料到勝利港去進行直接交易你守著玻璃工坊的門,總比守著我這里有用,工坊那邊一出貨,你立刻就買下裝船還無需另行納稅,肯定比在廣州跟人搶那么幾件有限的貨要強多了。
施耐德的這套說辭倒真是讓不少人都動了心,去勝利港交易又不用另行納稅,左右也不過幾天的航程而已,要是運氣好能在當地買到百十件海漢出的好東西,那就真的賺到了。有幾家膽子大的客商當下便表示,愿意結成船隊一起去勝利港看一看。
在十一月初,從勝利港來的海運部貨船抵達廣州之后,施耐德便立刻通知了那幾家愿意去勝利港探探路的商家,跟隨海運部的貨船一起南下。當然,秉承著船不放空的原則,這次從廣州南下的船也裝運了大量穿越集團所需的物資,從生產到生活方面的都有,另外還有數十名各行各業的工匠,以及這段時間搜羅到的一批移民,也一起被運往了勝利港,大大小小共有八條船組成了船隊。
這支船隊有了頭船的帶領,在航線上就沒有繞太多的彎路,出了珠江口之后僅僅用時五天,便已經抵達了勝利港外海地區。在這里他們正好碰上了自西而來的北越移民船隊,這支由三艘大海船組成的移民船隊此次為勝利港又運回了一百多噸的煤炭和近五百名北越移民。
同時有十幾條船抵達勝利港,而且全都有人員和貨物需要卸下,這種熱鬧的情況在勝利港還是第一次出現。上次有大規模的船隊抵達這里還是十月份羅升東帶船來幫忙裝運物資人員去鐵爐港,但那次來的都是空船,場面可遠不如這一次熱鬧。
兩支船隊都有大量的人員是第一次來到這里,因此對勝利港的狀況都是充滿了好奇。北越移民看到這里的港口規模之后,才相信他們在上船前聽到的那些宣傳并非虛言,這里看樣子的確是一個正在建設當中的海港城市,而不是正出于交戰狀態的國內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