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這還是實際購買力的問題,只要在穿越集團控制地盤內一直保持單一的貨幣體系,那么貴金屬貨幣的實際購買力就會一直趨近于零,流通券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良幣”。而隨著穿越集團的地盤和影響力不斷擴大,流通券或者說紙質貨幣的信用就會越來越穩固,而這對于穿越集團的前期發展來說就足夠了。
在貨幣兌換結束之后,作為本地的傳統之一,第一次來到勝利港的客商都得到了接風宴的款待。當然在席間陶東來也沒有忘了適時地向客商們推銷本地的各種香料、水果、農作物和海產品。
相比已經屢創佳績的出口工業品,農業的發展步伐算是比較緩慢的。大量的經濟類作物都必須要等待一到兩年,長的甚至要四五年之后才能開始取得收益,因此能夠出售的品種并不算多。本地唯一大量存儲的農產品大概就是稻米了,除了農業部開發的數百畝稻田已經收獲了兩季之外,從北越返回的貨船也會多多少少地運回一些稻米,作為大本營的戰略儲備。特別是北越移民計劃開始之后,因為即將會迎來人口高速增長期,執委會也是特地調整了運力,加大對北越稻米的輸入量。不過稻米這東西向大陸出口的意義不大,價格比私鹽低了十多倍,有這運力還不如多運點鹽過去。
酒足飯飽之后,各家客商才紛紛呈上了貨單,說明自家所帶來的貨物種類和數量。這些貨物基本上都是按照駐廣辦的要求置辦的,大多數穿越集團所需的各種原材料和生活物資,因此在收購的意向上并不存在什么問題,只是少量商品在價格上存在一定的爭議,但一般也不至于影響到最后的成交結果畢竟這么遠都運過來了,難不成為了一點點的差價談不攏再拉回廣州去誰都不會發這種傻,何況海漢人給出的報價也并非沒有賺頭,往往在爭議幾句之后還是達成了交易。
接下來便是客商們期盼多日的重頭戲了,他們千里迢迢從廣州來到這個偏遠港口,可不僅僅是為了賣掉那些貨物而已,販運海漢商品所能帶來的收益將遠大于此。“福瑞豐”這幾個月就靠這個在廣州賺得盆滿缽滿,大家早就看得眼紅了,如今終于等到這機會輪到自己頭上了。
由于這次來勝利港的商家較多,因此商務部門也不打算采取一對一的貿易談判模式了。事實上在提前接到了駐廣辦的電報通知之后,相關部門便制定了一系列全新的銷售策略來應對這次的外地客商集體到訪。
這次的產品發售活動被安排在一號基地內的會議室,所有客商在安排的座位上都發現了一個紙牌,上面寫著甲乙丙丁等天干,每家都拿一個。
任亮解釋道“因為這次來勝利港照顧生意的老板太多,而我們準備的貨物數量又比較有限,為了公平起見,這次我們將采取公開競價的方式來進行發售。”
任亮這話一出口,客商們都發出了一陣低低的議論聲。拍賣這種模式對于他們來說并不算陌生,他們并非是對海漢人采用這種模式來發售貨物表示不滿,因為海漢商品的緊俏已經是盡人皆知的事情,海漢人這么做也無可厚非,畢竟誰都想把自己的東西價錢賣得高一點。有人便后悔自己不應該等到船隊一起從廣州出發,要是當初從駐廣辦那里得到消息之后立刻南下,此時只怕已經滿載而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