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并不是穿越眾就喜歡過軍營式的集體生活,大家選擇穿越的終極原因,就是要到這個時空來當人上人,誰都不會甘心一直住在擁擠的集體宿舍里,就算暫時沒有深宅大院可住,至少也得每人分一套福利房才像話。
不過夢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自穿越以來,穿越眾公寓就一直都在建設部的規劃之中,但也僅僅只存在于規劃之中而已。多如牛毛的基建項目讓建設部根本抽不出人手來安排穿越眾公寓的修建,而執委會似乎也并沒有急于將此事作為優先處理的項目還有很多比修建宿舍和公寓更為急迫,更拖不起時間的項目要建設,這個可以先緩一緩。
緩來緩去,半年多時間便已經過去了,結果絕大部分人現在仍然是住在初期搭建的活動板房宿舍里。當然相比歸化民居住的竹木結構的船型屋,活動板房似乎也算不錯了,但這也并不是長久之計。最近向執委會反應居住條件問題的人不斷增多,執委會也不得不重新開始審視這個一度被忽視的環節,并準備督促建設部要盡快開工穿越眾公寓的項目。
對此建設部的劉山夏也覺得很冤枉,建設部就這么五六百號勞工,僅目前所擔負的大型建設項目,就有七八個之多,如近期開工的鐵爐港開發工程、北越移民隔離安置區、玻璃制品車間廠房,正處于施工中的港區至田獨的軌道鋪設工程、田獨工業區的廠房施工,以及快要完工的貨運碼頭、勝利港鹽場改擴建兩處工地。而接下來港口商務區還有大量的基建工程要做,這么多地方都在同時施工,可以說其中任何一個項目所需的勞動力都不是小數目。建設部為此已經捉襟見肘,哪里還抽得出人手去修建公寓。
不過隨著大批北越移民的到來,這種勞動力缺口有希望能在近期得到一定的改善。為此劉山夏已經向人力資源主管寧崎提交了申請,希望能從十一、十二兩個月的新移民中分配到四五百名勞工如果寧崎這邊不放人,那么公寓項目也就只能繼續擱置下去了。
但在外來的客商們看來,海漢人的對本地的建設速度已經屬于非人的范疇了。這地方有寬闊的港口、有堅固的堡寨、有村落和農場、有兵營和炮臺,這些從廣州來的客商都認為勝利港至少已經經過了兩到三年的建設才會有現在的局面,但當他們得知這地方在年初還是一片荒蕪,海漢人在此落腳也不過半年多時間,他們就不得不驚嘆海漢人這種改天換地的建設能力了。
而且這種驚人的建設速度似乎并沒有崖州地方官府的參與,全是由海漢人帶著一幫民眾所完成的奇跡。勝利港唯一的大明官方機構似乎就只有榆林巡檢司,但巡檢司在本地的實際影響力大概也幾近于零細心的人已經注意到,海漢人連續兩天所舉辦的宴席上,都沒有巡檢司的人現身,甚至連被海漢人稱為“一號基地”的這個堡寨,就根本沒見過巡檢司的人進出。
只要是有心觀察這些細節的人,就不難得出李奈之前所說的那個結論這地方的主人是海漢人。這里的所有一切,都是由海漢人在進行支配和管理,整個勝利港都是遵照海漢人的意志在運行。
不過即便如此也并不會影響到客商們在本地的商貿活動,這地方到底是海漢人說了算還是巡檢司說了算,那有什么打緊有大把大把的銀子可賺,誰會在乎這地方到底是歸誰管說不定歸海漢人管更好一些,那樣至少這里就會一直有免稅的待遇,并且也沒有五花八門的各路神仙需要一一上香。
大部分客商在完成了交易之后,便選擇了盡早出發返回廣州,以便盡快地將手頭的貨物變成銀子。但也有幾家商行的主事者并沒有急著離開,因為他們與“福瑞豐”一樣,也敏銳地察覺到了勝利港的發展潛力,想要在這里做一些更長遠的投資規劃。在這里建一處商棧,所需的花費不過幾百元流通券,加上每年不算太多的地租,但能做的事情卻很多,海漢這邊出了什么新鮮貨色,駐留本地的商棧都可以第一時間得到信息并進行搶購,效率可比那些在廣州等消息的同行高多了。
這天任亮為又一家客商辦好了土地租賃手續之后,卻見這客商似乎并沒有離開的意思,任亮便主動問道“詹老板是不是還有什么事情想說”
這位詹老板道“在下想請教一下任先生,若是在下從南洋販來商貨,欲在本地進行發售,這費用該如何計算”
詹老板名叫詹貴,是廣州的一名海商。詹貴這種海商與“福瑞豐”有所不同,他是正兒八經以海上運輸為主業,靠著在多地間來回倒貨獲得利潤,而不是“福瑞豐”那種以連鎖商號布局,只是將海運作為貨運手段的坐商。詹貴這次來勝利港帶了兩條船,其中一條已經載著購買的海漢貨物回去了,而他自己則是留了下來,準備在這里看看還能有什么其他的發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