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只需十到十二個月就能收獲,這個周期在經濟類作物里基本算是很短的了。但由于早期條件的限制,農業部也只是在田獨河沿岸種植了一百多畝的甘蔗這么點面積,用來自己人打牙祭倒是夠了,想量產白糖卻是遠遠不夠看的。
不過既然現在人力上已經比初期寬松了許多,農業部便再次提出了大面積種植甘蔗的計劃這次農業部把眼光放到了亞龍灣沿岸,計劃一口氣先開墾兩千畝以上的蔗田作為一期工程,并專門為此撰寫了完整的開發計劃。
執委會在研究了農業部提交的開墾方案之后,居然很順利地就批了下來,并敦促人力資源等相關部門配合實施。這次執委會沒有再以安全問題否決開發亞龍灣的提案,原因其實也有好幾個。
一是執委會的確需要農業部拿出一點短平快的創匯項目,緩解勝利港出口商品種類不足的現狀。二來農業部的計劃開發地區距離位于田獨河入海口東岸的玻璃車間最近處僅僅兩里路,中間只隔著一個海拔不到百米的小山嶺,如有外敵來襲可以及時向內陸地區撤退。第三個原因則是軍警部幫了忙,他們正準備將海岸觀察哨外遷,以擴大海上預警范圍。西邊預計將在鹿回頭半島上設立觀察哨,而東邊選擇的地址則是能夠觀察到整個亞龍灣海域的虎嶺。這樣一來,觀察哨的預警范圍比過去榆林角的單一哨所增加了五倍以上,遇到情況時勝利港的防御力量就有更多的時間來做出反應。
兩千畝的蔗田也不是說開就馬上能開出來的,種植甘蔗之前所需的深耕和開溝,就是實打實的力氣活。好在這段時間已經進入了農閑時節,農場公社有大把的閑散勞動力可用。截止最新這批移民抵達勝利港當天,農場公社的勞工們已經在亞龍灣地區開墾出了近千畝的蔗田。而一部分新移民在結束隔離期之后便會分配到這邊,負責甘蔗的種植和維護。
三天之后,施耐德也搭乘從廣州返回的貨船抵達了勝利港,準備參加年底的總結會。與他一同回來的還有來自廣州及周邊地區的商船十余艘,規模比起前一次到訪的海商船隊更加壯大了。
就在同一天,勝利港的首位外來投資商“福瑞豐”所修建的商棧也終于完成了全部工程。事實上商棧的主體建筑在大半個月之前就已經完成了,但后續的內部裝修卻是耗費了不少時間。因為主體建筑完工之后,李奈才想起來提出要求,衛浴系統必須全部采用海漢造,結果就是整棟建筑不得不又進行了一番改造,以滿足衛浴管道的鋪設條件。而為此“福瑞豐”又多投入了三千元流通券這還是建設部看在熟人份上給打了八折的價格。
李奈自己對這筆額外的投入倒是毫不心疼,因為他知道這筆錢雖然丟出去快,但再賺回來的速度也不會慢到哪里去,因為這處商棧對“福瑞豐”而言,其實是一部效率極高的賺錢機器。
這處商棧面向景觀大道的方向是一間酒樓,雖然僅僅只有上下兩層,但內部裝修乃至人員配備都是按照廣州高檔酒樓的標準而來,店里所有的桌椅門窗、乃至杯碗筷碟,都是從廣州運來,大廚自然也是專門從廣州請來的。當然,其消費水平也是按照廣州富人階級的水準而來,如果忽視本地的貨幣匯率,在這里吃一頓飯的消費并不比在廣州最高檔的四季軒便宜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