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王店面,是我失言,是我失言了”于大山笑呵呵地向對方表示了歉意。
“王店面像話嗎請叫我王經理”王財氣鼓鼓地表示了不滿。
這個被于大山稱為“王裁縫”的人名叫王財,原本是崖州的一個小裁縫,后來因為破產成了流民,被牙行收羅來了勝利港落戶。最初的幾個月一直都是從事老本行當裁縫,當初于大山在于小寶去廣州前給他訂做的衣服,就是王財給做的。后來造船廠試制船帆的時候,所有的本地裁縫都被臨時征調過去,而王財抓住了這個難得的機會,為船帆的制造工藝出了不少主意,于是立功受獎,被破格提拔起來。
在那之后王財倒也發揮自己的特長做了一些事情,例如施耐德在廣州向“永豐布行”訂購的各種織物,其參考資料便是由王財搜集整理出來的。之后他又負責組織了一批裁縫完成新式軍服制作的工作,工期和產品質量都得到了軍警部的好評。接連的幾次出色表現之后,民政部便將他調到了新開張不久的“勝利百貨店”當店面經理。
這個職位看似與他的本職工作沒有什么直接關系,但王財也是個聰明人,知道自己真正的機會這才開始到來海漢首長們弄出這么大的局面,手下這些產業遲早還是要交給本地歸化民打理的,而現在就能走在前面的,無疑將在日后占據極大的優勢。別看現在只是個雜貨店而已,以海漢首長們的本事,說不定過幾年就能變成了大商行,到時候自己水漲船高至少也能當個掌柜什么的。
這個百貨店平時有八名伙計,加上他這個主管一共九個人負責門店經營事務,至于帳戶和進出貨的事情,則是由民政部的穿越眾在負責。一般招呼客人的事情都是伙計在做,王財大體上只負責向那些別著紅色胸牌的海漢首長服務,不過像于大山這樣的老相識,王財還是很樂意放下架子主動招呼的。
“于管事,發獎金了吧今天準備買點什么”王財很熱絡地向他介紹道“昨天剛從廣州運來了一批布料,要不要看一看這可是好東西,崖州都不見得有貨賣。你現在好歹也是高級管事了,下了班就不要老穿著一身臟兮兮的工作服到處晃了。”
于大山搖搖頭道“我兒子就在廣州,要買布料讓他在廣州買好就是了。”
王財還沒回話,旁邊背身的一個人道“閣下這就有所不知了,這里出售的布料,價格要比廣州來得更便宜”
于大山一看說話這人自己也認識,趕緊鞠躬行禮道“李先生”
這插話的人正是已經在勝利港住了兩個多月的李奈。本來在商棧落成之后,李奈便算是任務完成,可以回廣州交差了。不過他似乎已經在勝利港住出了興趣,并沒有急于離開這里,反倒是讓南下的商船帶來了不少生活物資,甚至還修書回家,讓老婆也南下瓊州島。在李奈看來,這個日新月異的地方有太多東西值得學習和探究,雖然勝利港遠不如廣州繁華,但在這里生活卻一直都有一種令人愉悅的新鮮感和安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