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奈所說的正是穿越集團在本地施行的民政策略之一。由于在本地采取了集體所有制的生產形式,所有的生產活動收益都被集中到了穿越集團手中進行統一安排,加上本地唯一能夠正常流通的貨幣又是由穿越集體自己發行的,于是所有的社會財富幾乎都集中到了執委會手中,這種時候就可以充分體現出公有制經濟某些長處了超低的生活成本和物價水平。
除了那些免費向歸化民所的生活物資之外,其他日常所需的商品幾乎都是由外貿部門統一采購,然后對其進行價格補貼,甚至能以低于產地售價的價格在勝利港向民眾出售。這樣一來,執委會便是本地的唯一一名大買家,要是誰看不清風向想要自己在勝利港開店零售生活物資,那多半只會虧得血本無歸。李奈從一開始便已經看透了執委會這種高買低賣的交易方式,因此“福瑞豐”在勝利港開設的商棧甚至根本就沒有考慮出售貨物,只以單純的服務業為主體。
而本地的民眾因此也得益不少雖然他們的收入仍然很低,與大明治下的百姓相差不大,但執委會讓本地一直保持的低物價使得生活質量卻是有著天差地別,這對于民心的拉攏作用簡直堪稱兇殘。外來的民眾只要見識過本地歸化民的生活水平之后,幾乎九成以上都會選擇加入到海漢執委會的治下,而且極少會再有人想要回到大明治下地區去生活。
當然這種政策也會有很明顯的弊端存在,既然歸化民能夠以極低的價格享受到物資供應,那么難免就有些懷著小心思的人想要借助歸化民的身份來進行投機,將特供物資向外倒賣。不過相關部門對此也查得非常嚴格,迄今為止所抓到的幾名參與投機的歸化民全都被判了五年勞役以田獨鐵礦的勞動強度而言,這基本就是死刑了。
于大山不懂什么叫做“價格補貼”,但很顯然這又是海漢首長們賜予本地百姓的一項大善舉,這讓他在感動的同時也覺得非常慚愧并不是因為他不能理解其中的經濟學運作原理,而是海漢首長們所做的這項善舉竟然沒有能讓民眾們所發現。
“這個宣傳的任務就由我于大山來完成吧”于大山在心里默默地想著,然后向王財訂購了實相花底紋的布料,準備做一套像樣點的衣服當然不會再是傳統的大襟袍衫式樣,而是類似于工作服這樣的“海漢風”短衫。
執委會其實根本就不打算對外宣傳這種價格補貼政策,因為這并非長遠之計,計劃經濟是過度手段,市場經濟才是發展快車道,這是大家根據后世經驗所都具備的共識。價格補貼雖然有效,但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加大生產力,增加產品種類,盡可能通過自產來降低商品的成本,這才是有效的解決之道。當然在一段時期之內,對于類似布匹、絲綢這樣沒法在本地大量生產的商品,執委會還是只能繼續執行價格補貼的政策。
王財正在給于大山丈量布料的時候,便聽到外面街道上一陣喧鬧聲,有人在大聲叫嚷著“來了來了”。于大山一聽也顧不上看王財量布了,趕緊催促道“布匹放著,回頭再量,先出去看個熱鬧”
王財愕然反問道“看什么熱鬧”
“你跟著來就知道了”于大山一把抓著王財的手腕,拉著他出了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