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管事,發獎金了吧今天準備買點什么”王財很熱絡地向他介紹道“昨天剛從廣州運來了一批布料,要不要看一看這可是好東西,崖州都不見得有貨賣。你現在好歹也是高級管事了,下了班就不要老穿著一身臟兮兮的工作服到處晃了。”
于大山搖搖頭道“我兒子就在廣州,要買布料讓他在廣州買好就是了。”
王財還沒回話,旁邊背身的一個人道“閣下這就有所不知了,這里出售的布料,價格要比廣州來得更便宜”
于大山一看說話這人自己也認識,趕緊鞠躬行禮道“李先生”
這插話的人正是已經在勝利港住了兩個多月的李奈。本來在商棧落成之后,李奈便算是任務完成,可以回廣州交差了。不過他似乎已經在勝利港住出了興趣,并沒有急于離開這里,反倒是讓南下的商船帶來了不少生活物資,甚至還修書回家,讓老婆也南下瓊州島。在李奈看來,這個日新月異的地方有太多東西值得學習和探究,雖然勝利港遠不如廣州繁華,但在這里生活卻一直都有一種令人愉悅的新鮮感和安定感。
李奈一見之下,當然也認出了于大山,事實上在勝利港住了兩個月之后,為海漢人工作的高級歸化民他已經能認得一多半了。李奈也知道于大山是最早提海漢人做事的一批本地居民,父子倆都深得海漢人的器重。李奈南下之前跟駐廣辦沒少打交道,那位施耐德施先生在廣州城進進出出,身邊一直帶著的小跟班就是于大山的獨生子于小寶。李奈雖然不知道什么叫做“既得利益者”,但他也明白像于大山這樣的人肯定已經是海漢人的鐵桿屬下,幾乎不可能再將他當作普通的明人百姓來看待了。
李奈略一拱手,接著向于大山解釋道“于管事有所不知,這店里出售的東西,不管是布料還是其他貨物,只要是從外面運來,其價格幾乎都要低于產地一截。”
于大山臉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這是為何廣州的貨物跨海運來,加上運費,豈不是應該價格更高才對”
李奈點點頭道“照理是應如此。但執委會往往都是大宗采購,購入價格相比零售自然會更低一些,而且向本地民眾出售的時候,還有意進一步降低了價格。據我所知的行情,這里的布匹價格只怕要比廣州反而低了兩到三成。”
“李先生的意思是,執委會把這些貨物從廣州運回,然后虧錢賣給我們這些百姓”于大山簡直有些難以置信。
李奈微微點頭道“大致如此。至于那些本地出產的貨物,那就更不消說了,若不是執委會管制得嚴,只怕外地來的客商早就涌到這百貨店來個一掃而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