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中外國傳中是這樣記載的“佛郎機,近滿剌加。正德中,據滿剌加地,逐其王。”這個時期的明朝官方,把佛郎機當作了滿剌加的鄰國,一下把佛郎機從歐洲變到了南亞的馬六甲。但事實上葡萄牙早在1143年就成為獨立王國,不過在距離現今幾十年之前被鄰國西班牙所吞并,變成了附庸國。
“福瑞豐”作為廣州本地的大商家,與澳門的葡萄牙人打交道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關于海漢商品在廣州市場上的突然出現,精于買賣的葡萄牙自然也早就注意到了,只是限于消息渠道,他們一直沒能跟海漢這邊搭上線。直到最近通過種種渠道,終于讓“福瑞豐”答應替他們引見海漢人當然“福瑞豐”的態度其實也是海漢這邊的態度,沒有駐廣辦的點頭,這場會見也是不可能出現的。
“尊敬的陶總,請允許若昂恩里克巴達克托馬斯向您致以最誠摯的問候”站在陶東來面前的是一名標準的歐洲人,穿著巴洛克風格的浮華服裝,領子袖口和褲腳都遍布著類似蕾絲一樣的花邊和緞帶裝飾,而下身卻是寬松肥大,流動多褶的裙褲,很符合這一時期歐洲流行的“雄孔雀”服飾風格。
不過這個名字長到拗口的家伙卻說著一口略帶廣東官話味道的中文,看樣子到大明生活的時間也已經不短了。
“你好,托馬斯先生。”陶東來點頭致意。
本來這個場合由施耐德出面更為合適,畢竟他是長著一張歐洲人面孔的混血兒,又有長期在歐美生活的經驗,語言上也不存在太大的溝通障礙,由他來跟葡萄牙人的使者進行交流,或許會更容易一些。不過由于施耐德要忙于處理“瓊聯發”成立的相關事務,而這個節骨眼上,顯然“瓊聯發”要比葡萄牙人的到訪更加重要,于是這次會見就只有陶東來親自出面了。
“如果可以的話,請叫我恩里克,我的親人和朋友都是這樣稱呼我。”這個葡萄牙人倒是個自來熟,立刻跟陶東來拉起了關系。
“好的恩里克。”陶東來應了一聲,便邀請這兩人入座。
這個恩里克顯然也深諳明人的交往之道,落座之后并沒有急著表明來意,直到有仆從送上了熱茶之后,恩里克才主動提起了正事“我有幸在幾個月前見到了海漢制造的一些玻璃器,可以說質量一點也不亞于威尼斯的匠人,恕我冒昧,陶總是否能夠告訴我,這些玻璃器的制作工藝是來自于威尼斯嗎”
“當然不是。”陶東來立刻斷然否認了這種說法“這是我們海漢的獨門工藝。大概你也注意到了,我們的玻璃器具跟威尼斯的商品在外形風格上是完全不一樣的,另外我們也有很多商品是威尼斯人從來都沒制作過的。”
“您說的很對,至少大明文人所用的那些文具,威尼斯人就從未想過用玻璃來制作。”對于陶東來的否認,恩里克并沒有繼續深究下去,仿佛剛才的質疑是從另一個人嘴里說出來的“我還在李公子府上見到了用玻璃雕刻的印章,那真是非常精美的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