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是想進民團,可教官最后還是把我分到了保安隊里。”符力無奈地苦笑道。
符力想要加入民團這事,在勝利港并不是什么秘密,很多黎人都知道符山峒的少主不愿接掌峒主職位,一心想要加入海漢民團。雖說符山峒跟海漢的關系非常密切,不過出于種種考慮,軍警部一直都沒有松這個口。直到去年年底,符山峒的黎人山民開始遷出深山,前往執委會安排的地區定居,軍警部才終于放開了口子,同意了符力的申請讓他進入了訓練營。
不過從一開始軍警部就沒有打算讓他進入民團系統,這主要還是考慮到他的身份比較敏感,在民團里待著可能會對黎苗兩族的士兵造成一些不利于團結的影響。最后還是寧崎這個局外人建議,把符力分配到警察系統,今后負責維持民間治安的工作,倒是比較適合他的身份。如今符力已經接受了兩個多月的專業訓練,現在已經進入了工作實習期,而今天他的任務便是在這里看守投票箱。
“這箱子你可要看好咯”于大山不忘叮囑符力道“這可是寧先生親自吩咐的事情”
符力拍拍胸脯道“放心吧,保安隊之前就已經開過會說過這事了,我知道輕重。”
由于之前的準備期長達大半個月,因此擁有投票資格的穿越眾基本早就已經確定好了投票對象,在開放投票的前兩天就基本已經完成了投票工作。不過投票箱每天還是照常在勝利港和田獨兩處基地的大門口進行展示,而本地的歸化民也通過各種途徑知道了執委會正在改選這件事。
三月二十八日,勝利港造船廠船臺上的另外兩艘“探索級”帆船也進入了下水舾裝階段。這一批建造的三艘船均是按照戰船標準打造,算上船上將要裝備的武器系統,總造價已經超過三萬元。加上這個級別的首艦“探索號”,一共四艘“探索級”帆船就將會成為海軍成立之后的首批戰船。不過由于后兩艘船的建造進度問題,想要趕在周年前之前完成舾裝入列海軍肯定是來不及了,頂多只能在慶祝儀式中充當一下花瓶而已。
船臺上也已經緊鑼密鼓地又鋪下了三艘船的龍骨,按照軍警部的計劃,海軍下屬的首支艦隊將以“探索級”戰船為主力,共計八艘,目前已經完成了近一半的建造任務。照現在的造船速度來看,年內完成八艘船的建造和裝備工作,讓這支艦隊投入實用應該問題不大。而這八艘“探索級”戰船還并非這支艦隊的全部,軍警部希望年內至少能完成兩艘被海運部命名為“探險級”的500噸大號戰船建造并列裝海軍部隊,同時還能為這支艦隊配備至少四艘以“探索級”為基礎的補給運兵船。如果有可能,軍警部甚至還希望能打造兩艘外形更接近于西式飛剪船的小噸位快速帆船,作為艦隊的交通船使用。
這個建造計劃如果能夠得以完全實施,那么海軍就將擁有八艘“探索級”戰船、兩艘“探險級”戰船、四艘補給運兵船及兩艘快速交通船,共計十六艘船所組成的“龐大”艦隊。不過想要完成這個計劃,需要的投入也相當巨大,僅僅是船只的建造和裝備費用就需要將近十五萬元,幾乎達到了平均一艘艦一萬元的造價,而同期從外界通過各種方式采購而來的四百料福船廣船,價格卻要低廉得多,打造這支艦隊的費用,差不多夠海運部添置一百條中式帆船了。如果算上所需的水手、船員、戰斗人員等等,整個艦隊的前期投入差不多就要二十萬元上下了。
正是因為預算太過龐大,軍警部所提交的這個造艦計劃一直卡在執委會沒有獲得通過。顏楚杰上躥下跳活動了好幾個月,最終也就只獲得了八艘“探索級”戰船的預算,至于500噸級的“探險級”,執委會只同意了先造一艘看看效果如何再決定后續的建造計劃。而補給運兵船和快速交通船則全部被擱置了,執委會中一部分意見認為現有的貨船完全可以在戰時臨時充當補給運兵船,而“飛速號”和“閃電號”一直都是在扮演快速交通船的角色,暫時還不需另行打造類似功能的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