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大明近期的主要出口貨物,各位可以確認一下是否屬實。”陶東來指向那張清單念道“絲織物、瓷器、書籍、棉布、蔗糖、藥材”
在座眾人見這清單上羅列了十幾種常見的出口商品,基本都是各個股東有所涉獵的領域,倒也不是海漢人隨便胡謅出來的。
陶東來接著說道“西方商人所感興趣的這些商品,其實瓊州島上都可以產出,只是在此之前沒有人來組織生產而已。我相信我們海漢并不是最先想到這個法子的人,但我們肯定是第一個邁出這一步的人瓊聯發所要經營的各種項目,就是為了讓瓊州島變成東西方之間的海上貿易中心,讓這里成為東西方商品的集散地。各位都是經商多年的老手,事成之后,這中間會有多大的油水,我想各位心里都是有數的。各位肯拿出銀子來入股投資,相信也是沖著這份美好的前景而來。”
有商戶代表開口問道“別的也就罷了,瓊州島上如何能有絲織物、瓷器、棉布的產出陶總莫非是唬弄我等不知瓊州民情”
陶東來應道“以前的確是沒有,但其實除了棉布之外,其他的都是可以有的。各位現在拿在手里的資料,請翻到第四頁。”
每家代表面前都擺著一本裝訂好的項目說明書,為了照顧明人的閱讀習慣,這是商務部門特地找了幾個秀才花了好幾天時間謄寫出來的。眾人依言打開翻到了第四頁上,見內容便是“瓊州島蠶桑基地及絲織品生產計劃”。這個計劃將花兩到三年的時間在瓊州島上建設起蠶桑養殖基地,培育出適合本地氣候的蠶桑品種,并且爭取在五年之內能投產絲織品。
計劃里詳細寫明了實施步驟,如何從福建等地收集適合瓊州氣候的蠶種桑種,如何在瓊州島圈地種桑,如何篩選蠶種,以及引進熟練的織工、匠人等等。
眾人正細細閱讀之時,又聽陶東來說道“第八頁就是瓷器的生產計劃,各位也可以先看看。”
海南在歷史上雖然并沒有以出產瓷器而聞名,但事實上海南島卻有極好的自然資源海南島東側海岸的瓊海、萬寧,可都是有高嶺土礦的存在。所謂高嶺土,是以江西景德鎮高嶺村而得名的一種粘土礦,基本上就可以視作是瓷土的代稱。有了這玩意兒,在本地發展瓷器產業就有了基本的原材料保障,剩下的工作就是建窯引進技工了。而且除了制作陶瓷之外,高嶺土還可以用于造紙、耐火材料、涂料和水泥原料等等,用途非常廣泛。
至于說高嶺土的產地還在穿越集團目前的控制范圍之外,這一點執委會倒是毫不擔心,無非就是銀子開路而已自己拿著真金白銀去買在當地分文不值的泥土,難道那里的官員百姓會不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