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他的出口產品,對于穿越集團來說實現的難度就更小了。造紙和印刷現在都已經開始進入到試運行階段,批量生產出版物大概在年內就能實現,屆時廣州的“海漢書局”也就不需要再從其他的書商手里進貨了,宣傳部門期待已久的報刊媒體也將開始投入實際使用。甘蔗在亞龍灣已經開始了大面積種植,并且在崖州地界也還有進一步的規模種植計劃,收獲蔗糖也是近期就能實現的目標之一。
至于藥材、茶葉之類的種植,那就更不在話下了,農業部那幫人自從穿越之后就沒閑下來過,一直在不停地種種種,光是試種的茶樹至少就有十多個品種。雖然茶葉大量出口西方是清朝年間才興起的風潮,不過執委會和農業部都認為可以借鑒后世的很多營銷手法,逐步培養潛在市場上的消費習慣,就如同這一年來在廣東市場上制造出的玻璃制品風潮一樣。只要手段到位,相信提前一兩個世紀帶動起西方國家的飲茶風潮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除了這些大明向西方出口的商品之外,穿越集團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大明從西方和東南亞進口的商品,絕大部分也能在本地進行生產。如國內需求量較大的各種香料、珍貴木料、玻璃制品,乃至西洋軍火,勝利港都有產出,而且還有北越這個供應商可以一部分海南島所沒有的特產商品。原本需要跨海去馬尼拉甚至遙遠的巴達維亞才能買到的一些西方商品,現在大多都能在勝利港直接采購到了。
說到這個份上,陶東來已經將“瓊聯發”的優勢展現得非常清楚,在占據了先天地理優勢的形勢下,如果能在本地生產出東西方所需的各種商品,再加上本地貿易政策的寬松環境,軍事防御的強大保障,那么勝利港乃至瓊州島演變為南海地區的商貿中心就僅僅只是時間問題了。而在這種地區功能演變的過程中,“瓊聯發”將會起到極大的引導作用至少在明面上將以“瓊聯發”的投資方向和經營項目為主導。至于說這個過程中將會產生的收益,在座的大商家們都能掂量,那可不是幾萬幾十萬兩銀子能夠衡量的了。
雖然在此之前股東們已經參加了好幾次的座談會,不過這次來到勝利港之后結合親眼所見的各種事實,再聽取了陶東來的這番說明之后,眾人都感覺對于“瓊聯發”的發展前景有了更多的信心。
以眾人親眼所見的情況來看,至少在瓊州島南部的崖州,已經不會再有任何力量能夠與海漢人抗衡。“瓊聯發”在本地開始運作項目之后,影響力大概就僅次于海漢執委會,應該還會處在基本成為擺設的崖州官府之上。最讓他們感到心動的是,海漢人畫出的這塊大餅可不僅僅是開墾荒地,弄幾塊種植園之類的小打小鬧,而全是瞄準了具體的目標,要在本地興建起各種能賺大錢的產業。如此之大的布局,是這些自詡為頂級富商的股東們之前連想都沒想過的。
在給這幫人打足了氣之后,接下來便是由施耐德主持,開始向眾人講解項目具體的操作過程,并發起公開募股籌集項目的運作資金。
按照當初商量好的持股比例,海漢方將作為最大股東,自動持有每個項目五成一的股份,而剩下的四成九,則將向十二家股東進行募股。考慮到某些項目可能并不為股東們看好,如募股結束出現資金不足計劃所需的情況,將由海漢一方負責補足。另外為了避免股東們在某些熱門項目上發生爭搶,對外這四成九的股份將按該項目入股人數進行平均分配,如其中有人認為配額超過自己愿意認購的數目,那么再把超出的部分拿出來分給其他愿意認購的股東。
這次商務部門為“瓊聯發”所準備的募股項目一共有七項,內容均在眾人手中的項目說明書里。其中既有在瓊州島發展蠶桑業這種長線投資,也有見效會比較快的陶瓷業規劃;既有三亞內河港開發計劃這樣非常實際的基建項目,也有一些股東們覺得比較玄乎的項目,比如勝利港至廣州定期客貨運航班計劃。
即便是項目計劃資金最少的陶瓷業,也開出了五萬兩白銀的募股盤面,其中兩萬五千五百兩由海漢方出資,剩下兩萬四千五百兩由十二家股東競爭,最低準入門檻也高達一千兩。盡管費用不菲,但作為收益明顯可見的項目,十二家股東都表示了出資參與的意愿,于是僅僅只用了兩分鐘就完成了這個項目的募股,平均分攤下來每家不過兩千兩出頭,倒是談不上什么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