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這位海盜三當家交代,他們從廣州采買回來的各種貨物,都是定期運往東邊一個叫做三門島的地方,與“十八芝”的手下進行交易。而除了充當二道販子之外,這伙人也經常會替“十八芝”出面,將一些贓物運往廣州脫手。
從這里王湯姆至少明確了兩件事情,第一,這伙規模不大的海盜能夠在“十八芝”的勢力范圍邊緣生存下來,果然不是沒有原因的,他們的存在,或多或少還能給“十八芝”帶來些許的好處,才能讓強大的“十八芝”默許了他們在這里落腳。第二,看似跟穿越集團沒有發生過直接關系的“十八芝”,極有可能早就已經開始采購勝利港生產的各種工業品了。至于說“十八芝”是把這些商品販賣到日本還是北邊的江浙,暫時就不得而知了。
毫無疑問,近一年來在廣東市場上大受追捧的海漢商品已經被“十八芝”注意到,并且成為了他們從廣東販運的貨物之一。如果執委會知道了這個消息,恐怕不會樂意見到自家的產品變成了未來對手的生財渠道。
執委會從穿越之初便將“十八芝”作為了今后幾年中在東亞海域最強勁對手看待,為了能夠在今后的海權爭奪戰中取得勝勢,早早便通過“福瑞豐”向福建方向進行布局。對福建地頭蛇許心素的軍事扶持,也隨著自身實力的壯大,逐漸從地下轉向了公開。近期許心素派到勝利港學習軍事的第二批進修生已經到達,與前一批的工匠學員不同,這次的學員可就全是實打實的帶兵軍官了,而穿越集團也就由此開創了為大明官方培訓人才的先例。
原本的歷史上,在此之前大明軍方也找過別的外來助力幫忙,那就是葡萄牙人。天啟三年的時候,明軍向葡萄牙人購買了22門紅夷大炮,并且雇傭了二十三名葡萄牙炮手到北京幫忙造炮練兵,這大概是第一批正式受到中國政府雇傭的西方軍事人員。崇禎元年七月,兩廣軍門李逢節和王尊德就奉旨到澳門去招募炮師,并購入紅夷大炮。在崇禎二年押送這批火炮到北方作戰的隊伍中,也有數十名來自葡萄牙的雇傭軍人。
這些雇傭兵在為大明服役期間,領隊能得到每年一百五十兩銀子的薪水,另外每月有十五兩伙食補貼。普通士兵每年一百兩,每月有十兩伙食補貼。這個待遇基本相當于衛所軍六品百戶的俸祿,算是很不錯了,折算成海漢流通券的話,跟海漢民團士兵的待遇基本是在同等檔次。
葡萄牙雇傭軍在過去的合作中所表現出的專業素質讓大明官方十分滿意,已經有執委提出過,可以考慮在澳門雇傭一批葡萄牙軍人,為海漢民團專門訓練炮手。不過這個構想暫時還是屬于紙上談兵,除了陶東來上次在廣州與葡萄牙人的特使托馬斯有過一次面談之外,雙方到目前還并沒有進行下一步的深入接觸,一時半會肯定還無法完成軍事方面的合作。加上幾個月之前雙方在安南還有過一次隔空交手,很難判斷葡萄牙方面目前對海漢這邊是持一種什么樣的態度。
當然王湯姆不會過多地去為這種事情頭疼,作為一個標準的軍人,他很清楚自己在集團中的身份和任務,對外政策這種事情,交給那些文官們去頭疼就好,沒有必要去越俎代庖。而且他也很清楚自己背負的“北美幫”身份在集團中并沒有什么正面作用,反倒是會成為一部分人警惕的對象畢竟他們這幫從海外加入的人在文化和價值觀上都跟其他來自國內的成員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當然,已經意識到這一點的王湯姆近期都在很努力地在淡化自己“北美幫”這一層身份,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水軍的組建和訓練當中。
在打下擔桿島之后,王湯姆個人最大的體會就是軍方先前對這伙海盜的重視程度實在有些過頭了。如果這幫海盜真如軍方所擔心的那樣,主動騷擾萬山港甚至向大萬山島發起進攻,那簡直就是自討苦吃。以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戰斗力,王湯姆認為并不比圍攻李家莊的那些流寇土匪強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