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張天貴最終在這次的競爭中戰勝了老對手于大山,成為了本地歸化民中第一個申購成功的人,而且一次性就買下了兩套房。這也得益于他家中丁口夠多,五個兒子加上他自己一共六個勞動力,月收入還是比較可觀的。
而于大山則是和其他申購者一樣,選擇了“海漢銀行”所的低息購房貸款。由于他們這些人并沒有什么可供抵押的實際資產,因此最終的抵押品性質就有些特殊了他們個人的勞工等級積分。如果發生了不能按時按量償還貸款的情況,他們的個人勞工積分就按相應的比例進行扣除,并且可能會因積分不足而導致勞工等級下降,極端的情況下甚至會由“海漢銀行”出面收回安居房。
當然于大山等人敢于大膽地選擇貸款購房,主要還是得益于“海漢銀行”的信用和其公布的低利率。在于大山這種階層的歸化民眼中看來,10的貸款年利率已經堪稱厚道,要知道他們過去向一些富戶借錢時的月利就已經遠遠超過了“海漢銀行”的年利水平。以四級勞工和歸化民干部的收入來算,只要平時稍微省吃儉用一點,要在一兩年內還清并不算多的貸款不是什么難事,因此購房者們在貸款合同上簽字畫押時都顯得毫無壓力。
根據民政部門的統計,當時歸化民當中有四級勞工三十余人,三級勞工二百七十余人,擁有申購資格的人超過三百。而這中間的絕大部分人都辦理了申購手續,因此建設部首批退出的八十套房毫無懸念地被訂購一空,在四級勞工完成選房之后,為了公平起見,甚至不得不為眾多的三級勞工舉辦了搖號儀式,以此來決出有資格入駐安居房的幸運兒。
這一波購房潮風頭之盛,甚至引起了外界的矚目。魏平和羅升東這兩個消息靈通人士就專門找了陶東來好幾次,試圖讓執委會放開售房對象的門檻,讓他們也能夠有機會參與購買房產。
這兩個家伙自從死心塌地的當了海漢代言人之后,收入可謂節節攀升,手頭也有了些余錢。兩人是早就指望著能在勝利港這邊置產購房,但這里的土地政策又讓他們覺得租地建房實在有些不靠譜,人家修建商業設施還可以靠著收入來賺錢,但如果是建住家院落,而且這地還不是自己的,就太不劃算了。如今安居房政策一出,兩人立刻聞到了其中的商業味道,便自行找上門了。兩百元一戶在歸化民看來或許不是小數目,甚至需要借款才能完成,但在羅升東和魏平這兩個靠著投機倒把當上土大款的人看來根本就不是問題,如果執委會肯賣,他們甚至想過兩人集資一口氣買個十套八套的,回頭再慢慢加價倒賣當然這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即便是歸化民也有根據家庭人數制定的嚴格限購令,對于房產轉賣的行為也要征收高額的附加稅。
對于商業房產的開發,陶東來早就有了全盤的考慮,針對歸化民所推出的安居房并不會對外界人員進行發售,因此哪怕這兩人磨破嘴皮,陶東來也沒有松口的意思。
不過陶東來倒是給他們另外指了一條明路在三亞新港為中心的三亞新城城區,將由建設部和“瓊聯發”聯合推出專門向非歸化籍人士出售的高檔房產樓盤。如果他們想要在三亞地區購置房產,那么最好就是去購買當地的這個樓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