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個多月時間里,香江附近海域沒有任何一艘先前外出的大船返回,看樣子多半是兇多吉少,被海漢戰船在外海攔截了。近日負責在香江入海口之外巡邏的水軍小船已經接連發現了海漢戰船的蹤跡,這讓武森心里有了不祥的預感。
作為一個水軍將領,武森很清楚海漢人所在的瓊州島距離順化府有多遠,海漢戰船在香江入海口進行長時間海上封鎖勢必需要出動大量戰船,這就意味著他們派駐在附近海域的船只可能比現在所知的更多,而要達到這樣的封鎖效果,不可能完全依靠瓊州島的實時補給,武森推測海漢人多半已經在附近海域建立了臨時停靠點。至于海漢人為什么要勞心費力地封鎖順化府外海,武森只想到了一種可能性,那就是為接下來的大規模攻打順化府做鋪墊。畢竟香江入海口距離順化城只有十幾里地,如果走水路逆流而上,航程也不過才三十里左右,海漢人肯定有足夠的能力從海上向順化城發起進攻,但現有的南越水軍部隊卻沒有足夠的戰斗力阻止海漢人發動這樣的攻勢。
武森很盡職地將自己的判斷和推測寫了文書向上司匯報,但這并沒有什么作用。這倒不是主管香江水上防務的總兵大人對可能出現的危機不夠重視,而是在目前局面下根本就拿不出什么可行的解決辦法。
明知敵人就在距離順化城不遠的海上,南越軍方卻沒有將海漢戰船驅離這片海域,甚至連派去監視對方的小船都不得不保持在一個比較安全的距離上,以免被敵人順手就給滅掉了。至于在香江上設置防線就更不用奢望了,如果靠著現有這些小船就能夠阻止海漢人深入香江,那武森這樣的軍官也就不用為順化城所面臨的危局擔驚受怕了。
南越兵部現在所能做的事情,就是盡可能將統治區內的兵力調集到順化城附近加強城防,至于相對薄弱的水上防御,基本就只能聽天由命了。這種安排讓武森和他的同僚們都陷入了深深的無力感,作為軍人他們并不害怕為國拼殺,甚至戰死在沙場上,但如果抵抗已經變得全無作用,那這樣死去是否真的還有意義存在
“啟稟大人,江口外的巡防船上發出了預警信號,疑似有敵船來襲”
部下稟報的緊急軍情將武森從悲哀的情緒中喚醒,他立刻下達了命令“派船再探打出旗號,全員進入戰備另外立刻派人把消息送回順化城”
士兵將一面紅色旗幟升上了武森座船的桅桿,以此向周圍江面上的同伴示警。半個時辰之后,進一步的消息終于反饋回來在香江口附近的海上出現了兩支船隊,其陣容都超過十艘船,分別從南北兩個方向相向而來。雖然這兩支船隊都沒有打出旗號,但有人已經從船型上辨認出這就是在去年八月曾加攻打過會安城的海漢水師,不過船隊的規模卻又要比去年來襲大了許多。
“這一天終于來了”武森當然明白海漢人派來這么多的戰船可不是為了向朝廷耀武揚威而已,自從去年派去勝利港和談的使者帶回了海漢執委會的最后通牒,朝野上下都已經明白最終難免會與海漢人有一戰。盡管海漢在30天的時限后并沒有立刻發動對南越的軍事進攻,但所有人都知道這一天的到來僅僅只是時間問題而已,海漢人既然已經摧毀了會安城,也沒什么理由要放過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