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年輕男子正是李氏家族當中與海漢交往最為密切的李三公子李奈了。李奈自從當初來勝利港拜訪過之后,便成了海漢文化的忠實擁躉當然在廣州也有不少人認為他是中了海漢人的毒。李奈曾經在勝利港生活過一段時間,而他初到這里的時候正是勝利港開埠,執委會決定設立商貿區之時,正是在他的堅持之下,“福瑞豐”才會成為了首批在勝利港投資的大明客商之一,并且由此搭上了海漢這班順風車,帶動李氏家族名下的產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
李奈算是親眼見證了勝利港這地方是如何從無人知曉的小魚港發展到如今繁榮商貿中心的全過程,對于他來說,待在勝利港的時間遠比待在廣州更開心,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他大概會將充滿了新奇事物的勝利港作為自己的主要居所。
不過由于李奈在“金盾護運”成立之后擔任了這個機構的領導職務,哪怕只是個掛名領導,那也必須得長期坐鎮廣州,因此也就沒辦法再像兩年前那樣跑到勝利港一住就是兩三個月。李奈自己對于私人武裝方面的事務并沒有太大的興趣,因此“金盾護運”的日常運營他也基本就甩手不管,當個翹腳掌柜。好在這“金盾護運”的辦公地點也就跟駐廣辦連在一起,李奈的工作時間基本都溜到駐廣辦這邊跟馬力科、何夕等人混在一起,倒也不至于太無聊。
施耐德寒暄道“上次見到三公子,還是半年前的事情了,一向可好”
“好什么好啊,簡直無聊得要死,每天就在珠江邊的院子里看你們派來的教官訓練民兵早就想過來玩玩順便看望一下各位老友,只是家父押著,一直不得脫身啊”李奈不無感嘆地應道。對他來說,每天在廣州守著家族生意,遠不如來勝利港與海漢人一起參詳各種稀奇古怪的事情有意思。
施耐德笑道“你如果實在不想做這個事,那我回頭跟駐廣辦說說,讓老馬去找你父親談一談。”
“若是如此就最好不過了,小弟先在這里謝過施總”李奈倒是一點推辭之意都沒有,立刻便作揖相謝。
“對了,這位阮經貴阮先生,安南國人士,以前也是做海上貿易的行家,現在在商務部,暫時是我的助理,以后你們多多親近親近。”施耐德寒暄完之后,倒也沒忘了將旁邊的阮經貴介紹給李奈認識。對于施耐德換了一個安南人當助理這件事,李奈倒也絲毫不覺奇怪,前兩年施耐德還在駐廣辦的時候,還用過漁民出身的半大小子于小寶當助理,對于施耐德的用人標準,他實在找不到揣摩的依據,索性便不去琢磨了。
見過禮之后,三人便重新入座,開始商談正事。
“金盾護運”成立至今已經有一年時間,在這段時間里海漢以訓練鏢師護衛的名義,在珠江邊的營地陸續完成了四批共記七百余人的培訓工作。這其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是來自李氏家族所組建的宗族民團武裝,剩下的則是駐廣辦從當地人及移民營中挑選出來的人員,而訓練完成之后這部分人的歸屬權自然也就掛在了軍委名下,成為海漢民團駐廣州武裝力量的一部分。
“金盾護運”這個機構在成立之初有兩個目的,一是借此在大陸地區培訓武裝人員,二來通過武裝押運的生意來拓展海漢軍方在廣東省內的聲望和信息渠道。因此這部分受訓的武裝人員,在這一年當中同樣也在不斷地執行各種押運任務,將客戶委托的錢財或貴重物品通過陸路方式押運至指定地點。當然了,其中相當一部分貨物其實都是海漢自家經營的“朝廷違禁品”,例如精鹽、武器等等。不管是出貨方還是收貨方,都不可能放心把這種貨物交給普通的商隊來運輸,而“金盾護運”有官府批準的合法手續,正好可以堂而皇之地進行走私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