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百兩銀子花得非常值,雇來的這些青壯不但干活的時候非常賣力,就連這個過程中的輜重任務也一起包了。這當然也是跟他們的收入水平有很直接的關系,像石子峒這樣的黎峒山寨,周圍百里就只有昌化縣城這么一個并不繁榮的小城,也別指望能賣出多少山貨,靠這種簡單原始的貿易方式,整個寨子一年下來的收入也就三四百兩銀子,特派小組這一出手,就是石子峒差不多半年的收成了,黃三木自然不會吝嗇讓自己手下的兒郎多出一點氣力。
以前黃三木倒也聽過海漢人出手闊綽的傳聞,然而并沒有真實的感受。在他看來,出手闊綽大概也就比昌化縣城里的漢家商人們好一點,比如一張鹿皮能從五分銀子加到八分銀子之類的。但當真正的海漢人上門之后,他才明白闊綽這兩個字的意思,光是給石子峒的協議訂金,就已經遠遠超過了他們的預期,這些貨物的價值,起碼夠石子峒全體黎人奮斗好幾年了。
親眼見證了海漢人的慷慨大方之后,黃三木和他的子民們也對符力所宣稱的種種優厚待遇有了更多的期盼。像符力所說的那樣,全峒的人可以每頓都吃到香噴噴的白米飯,可以不用為漢人官府服勞役、繳賦稅,可以不再擔心受到漢人的欺壓,這對黎人而言簡直就是渴望而一直都不可及的夢想。黃三木的態度也從一開始的懷疑,慢慢轉變成配合,甚至還主動派出了寨里的幾個老獵手充當特派小組在野外活動的向導。
天時、地利、人和,特派小組基本都算是占齊了,因此探礦的工作也進行得非常順利,只用了五天時間,就大致確定了后世最大一片鐵礦露天開采區的范圍,并且探明了最方便開挖的基礎地點。只要人手和工具到位,立刻就可以開采這片寶藏了。除此之外,田葉友還在這個過程中大致確定了銅、銀、金幾處高價值金屬的礦脈地點。當然了,這幾處礦脈的勘探工作,田葉友就刻意地避開了石子峒派來的青壯勞工,畢竟財帛動人心,要是被這些黎人知道了這里還有金銀礦這種值錢的玩意兒,弄得節外生枝就不劃算了。
5月20日,在基本完成了勘探工作之后,特派小組終于踏上了返程。而與他們一起走出石碌深山的還有石子峒的五十多人,他們是跟著去海邊搬運這次協議的訂金。
一行近百人花了兩天時間才到達昌化縣城,特派小組讓黎人留了幾個在縣城,跟辦事處的人辦理稻米、鹽、糖的交接手續,而剩下的東西就要到海邊的船上去搬了。
在昌化休息了半日之后,一行人來到海邊漁村,交割了最后的一批貨物。按照黎人的規矩,自此這次的協議便開始正式生效了。如果黎人要反悔,那么必須雙倍退還這些訂金,而如果海漢這邊反悔,那么這些訂金就自動歸石子峒所有了。
黎人用背簍背著鐵錠等貨物離開了,他們當中只有一個人留了下來,那就是黃三木派出的使者黃雀。雖然黃雀只有十八歲,但大概是因為從小在漢人學堂里待過的緣故,單槍匹馬跟著這幫海漢人出山的黃雀并沒有顯得很緊張或者手足無措。當然了,這還跟一直與他同行的符力有關,有符力這個通曉海漢、黎人兩邊文化和價值觀的人存在,特派小組的工作的確是要輕松得多,也不需再費心跟黃雀這個石子峒的代表慢慢溝通了,一切交給符力來處理就行了。
田葉友雖然主要的任務已經完成,但并不表示他就可以立刻離開這里回黑土港去了,接下來他還得跟著大隊伍回一趟勝利港大本營,一來是對工作的階段性述職,二來這些礦石的分析和相應的開采計劃也還需要由他來主持工作,不出意外的話,他至少得在海南島這邊待上個大半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