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海漢首長們為什么要把這些本事教給普通老百姓如果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上,不是更能讓大家服從嗎”黃雀不解地追問道。
“首長們要的不是大家的服從,而是海漢這個集體的不斷強大”符力耐心地向他解釋道“如果一個黎峒里每家每戶都有足夠的糧食,鋒利的武器,和訓練有素的勇士,你覺得這個峒的未來會怎么樣”
“那一定會成為方圓幾百里之內的大峒”黃雀脫口而出,隨即便意識到了符力打這個比方的真正意思“所以海漢的首長們把他們所掌握的知識傳授給百姓,也就是為了讓海漢執委會有一天能夠成為這片地區的統治者”
“統治這片地區的可不光是海漢首長,同樣還有你我這樣的普通人。”符力當初的政治課無疑是學得相當扎實,對于這種宣傳口徑上的尺度掌握得極好“海漢執委會只是代表了百姓來作出決策罷了,執委會作出的決定,都是有利于所有百姓的。如果你足夠聰明,跟海漢的首長們一樣才高八斗,那你以后也會有進入執委會的可能”
黃雀雖然不是很能明白海漢這種統治體系究竟是個什么概念,但符力所打的比方倒是幫助他初步理解了海漢執委會的作用盡管這聽起來很玄乎,執委會竟然是代表普通百姓在行使統治權,但隨著符力所說的東西都在一點一點被事實所驗證,對于這些暫時無法理解的現象和概念,黃雀也慢慢開始選擇了相信,而不是不斷的質疑了。
在符力帶著黃雀四處游歷,對其進行洗腦式灌輸的同時,開發石碌的計劃也已經進入到了正式的籌備階段。按照建設部所制定的計劃,首先必須完成一條從昌化漁村通往內陸石子峒開采區的陸上通道,以便能夠向開采區輸送各種物資、建材和生產工具,完成礦區的前期建設。
雖然途中大部分地區都是無人區,并不涉及到征地拆遷之類的麻煩事,而且所經之處的平原地形也大大降低了施工修路的難度,但僅以這條路上通道的長度而言,卻是穿越之后建設部所從事的最長的一條道路修筑工程。從昌化漁港到開采作業區之間的直線距離,長達近四十公里,這個工程量幾乎是當初修建勝利港田獨陸上通道的四倍之多,而且其中還必須要跨越一條最窄處五十米左右的昌化江支流水脈,這就意味著施工部門大概還得在途中架設一座堅固的橋梁才行。
而這條交通動脈修筑完成之后,還僅僅只是一個開端而已,隨著礦區開發工程的進行,勢必需要一條鐵路來提升石碌與海岸之間的運輸效率。除此之外,石碌礦區投產之后至少有數千礦工要常駐當地勞作,相應的生活設施也必須提前開始修建。另外為了更有效率地利用就近運來的黑土港精煤,在昌化附近建設一座大型的鋼鐵基地就成為了順理成章的開發步驟之一。
這樣巨大的工程規劃,以現今的施工條件而言,并不是一年半載就能全部完成的。按照執委會和工業部、建設部等部門的預計,能夠在一年內完成道路修筑,兩年內實現全面投產,就已經可以算是超水平發揮的奇跡了。而在整個建設期間,執委會需要在這邊投放的勞動力大概至少需要三四千人,要在一片非直接統治區內長期安置這么多的人員,并執行相應的修筑工程任務,對于執委會及相關部門的組織協調能力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