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漢民團來了全副武裝有上百人”聽到這個消息,肖老三只覺得腦門有點發痛。
海漢民團的事跡,肖老三以前也有所耳聞,但真正見識還是這批人進駐到昌化漁港之后。十多天之前,海漢人很客氣地遞了請帖,邀請肖老三以及本地一些數得上號的地主、老板前往城外某地參觀民團演練。當然這看也不白看,凡是接受邀請前去觀看的人,都可以獲得一套由海漢贈送的玻璃碗碟這玩意兒在市面上至少要十五到二十兩銀子。
于是當時接到邀請的人幾乎都去了,而他們也就由此親眼見證了傳說中靠著火槍大炮征服了安南國的海漢民團,實地感受了一下什么才是強悍的軍隊。以肖老三的“專業眼光”來看,海漢民團的精銳程度大概已經超過了所有他所見識過的軍隊,包括駐扎在瓊州府城的所謂正軍在內。如果海漢人的軍隊真如傳聞中那樣多達數千人規模,那估計平推整個瓊州島都夠了。
肖老三雖然只是個小小把總,沒見過多少世面,但他腦子也不傻,看過民團的所謂軍演之后,他也明白這是海漢人有意示威的舉動,意思無非是給本地的這些頭面人物都提個醒,千萬不要試圖跟他們作對。而由此肖老三也明白了,為什么南邊的崖城官府會對海漢人的所作所為熟視無睹,甚至還有意包庇,除了收夠了銀子之外,大概時刻處于海漢人的武力威脅之下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昌化縣城距離海漢人的駐地可比崖城與三亞之間的距離近多了,天氣好的時候站在縣城城墻上甚至可以直接看到海漢人營區的哨塔,而且據說海漢民團在本地的駐軍數量會隨著勞工投入數量的增加而同步上升,這基本就意味著昌化縣城完全被置于了海漢民團的外圍監控之下。肖老三對于這種處境也沒有什么反抗的手段,只能默默地窩在城里當作什么事都沒發生過。
海漢人手下的勞工逃入城中,肖老三并沒有把這當成一件大事,但海漢民團追著就來了,那他就不能再繼續裝聾作啞下去了,畢竟雙方也有口頭協定,民團的人是不能成建制地攜帶武器進城的。
肖老三顧不得披盔戴甲,就穿著一身布衣便趕到了城門口。此時喬志亞率領的民團軍已經到了城下,而守城的士兵為了預防意外發生,也提前關閉了城門。
肖老三趴在城墻垛口上,將頭探出去對下面喊話道“城下海漢民團聽令,速速離開此地,勿做不智之事”
喬志亞跟這肖老三也打過兩次交道,便喊話回應道“肖把總,你先下來把城門開了,有話面對面說,這么喊話太費勁”
肖老三道“開門之后,須得約束好貴方軍士,不得進城”
“好好好,沒得到你同意之前,我不讓他們進城,總行了吧”喬志亞揮揮手道“趕緊開門。”
肖老三當然沒指望著在城墻上喊幾句話就讓海漢民團的人退走,這么做的目的更多的是表現出一種姿態,起碼讓旁觀者認為局面還是被自己控制住的。至于真給海漢人吃閉門羹,肖老三可沒打算做這么絕,到時候海漢人要是一怒之下發兵攻城,那誰來收拾這爛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