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何等精明的人,見鄭林的姿態擺得這么低,便已經猜到了幾分事情真相,笑了笑試探著問道“貴國近幾個月的經濟狀況不是太理想吧”
不等鄭林作答,施耐德便主動說道“當初在南越做海貿生意的大明商人,已經有九成以上撤離了當地,葡萄牙人為了不得罪我們,也主動退出了南越地區,現在整個南越沒有一處像樣的海港,也沒有大宗的海貿生意可做。北越辛辛苦苦打了這么久收回來的土地,卻沒有收到預計當中的效益,恐怕朝堂上的官員們對此會感到很不滿意吧”
鄭林拱拱手道“施總果然厲害,雖未全中,亦不遠矣當初朝堂諸公力挺清都王,哪怕是舉國負債也要討伐南越小朝廷,看中的其實也有南方的海貿收益在內,只要保持以前的海貿規模,南伐的軍費缺口只需一兩年便可以填上,冒這個風險還是很值得的。但戰后南方商港盡毀,海貿衰落,與當初所料相去甚遠,朝堂諸公便將此事的責任盡數推在了主戰的清都王頭上。”
“國庫沒錢,清都王當然也沒辦法修建新港口,所以這事就只能往我們頭上推了。”施耐德不等鄭林說完,便接過了話頭“所以事情的大致狀況就是這樣吧”
雖然施耐德的話鋒咄咄逼人,但鄭林不愧是在黑土港住了一年的人,早就學會了跟海漢人兜圈子的手段,對此避而不答道“如果由貴方主導港口建設,資金和技術上都可得到保障,而我國可以一定數目的勞工,協助貴方施工。”
施耐德追問道“一定數目是多少”
“不低于三千人,可按工程所需而定。”鄭林立刻應道。
施耐德點點頭又道“那這些勞工的薪酬、食宿,又如何解決”
鄭林道“我方只負責出人,勞工費用自然是由貴方承擔。待工程完成之后,這些勞工可按個人意愿加入海漢籍。”
“聽起來條件不錯啊”王湯姆摸摸下巴感嘆了一句。
在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南方四港的開發時間不得不推遲到明年的時候,安南人所開出的新條件卻給了海漢一個新的機會,而且從鄭林的描述來看,這次所開出的條件算的上是誠意十足,的確值得認真考慮一下。
施耐德當然還沒天真到認為對方只會付出,不求回報,主動問道“那你們想要的交換條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