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普通的商人來說,平時雖然也能跟海漢保持一定程度的貿易往來,但絕大多數時候都是看著大戶吃肉,自己只能喝湯,畢竟那些利潤最高的海漢商品大多被有限的幾家大戶壟斷了代理權,而普通商家能夠從海漢人手里買到的東西幾乎都是大路貨,相對而言利潤并沒有那么可觀。可問題是要拿下商品代理權,那就得跟海漢有比較深層次的合作才行,例如在三亞投資項目,購置房產,送族中子侄后輩去當地留學,甚至是在地方上組建由海漢統一指揮的民團武裝等等。
但這些事情對相當一部分商人來說要嘛是缺乏足夠的財力,要嘛心存顧忌不敢盲目遵從海漢的安排,并不是人人都能去嘗試。而這次駐廣辦組織新的開發項目,無疑是大大地拉低了進入海漢貿易體系的門檻這地方就在新安縣境內,距離廣州僅一天航程,比起遙遠的三亞可便利多了。
而且相較于“瓊聯發”需要繳納高額保證金才能入股,這次的項目保證金門檻也被下調為一千兩起步,足以讓大量的中等實力的商家心動。因此參與這個考察團隊的商家數量,比起一年多以前“瓊聯發”考察團去三亞的時候翻了幾番,毫不夸張地說,就憑這個考察團隊所具備的經濟實力,在十天之內湊個三四十萬兩銀子的開發資金也絕非難事。而兩年前海漢開發黑土港的時候,一期工程投入的全部資金也不過才五萬兩而已,現在有了這么充足的資金保障,可以說香港島的開埠已經無需再去考慮資金缺口的問題了。
至于說這支土豪考察團背后所代表的官方利益,那更是遠遠超過了“瓊聯發”股東們的靠山。相較于“瓊聯發”股東大部分集中在廣州周邊的情況,這次考察團的土豪成員們所來自的地區分布更廣,廣東下轄的十州府幾乎都有涉及。盡管其中一部分商家只是由派駐廣州的辦事人員作為代表,但這絲毫不會影響到眾商家的投資熱情近一兩年所有海漢主導的生意,還從來沒聽說過有賠本的情況發生,只要搭上了這艘船,幾乎就等同于賺大錢了。
這支考察團由駐廣辦一把手馬力科親自擔任領隊,由此也可見駐廣辦對于此事的重視程度。三四十家商戶代表分乘四艘大船,之后還跟了幾家自行出動海船的參與者,總共十多艘船組成的船隊浩浩蕩蕩地駛進了香港仔港灣。不過由于這里的碼頭規模非常有限,根本容不下這么多船同時停靠,船隊不得不又花了很長時間來進行協調,讓大船靠岸,小船靠上大船,用跳板搭出一條連接岸邊的通道。
作為海漢的老朋友,一貫立場堅定的合作伙伴,李家自然也不會錯過這樣的活動,而代表李家參與這次考察的,正是那位最喜歡湊熱鬧的三少爺李奈。
事實上李奈得知這件事的時候也是剛剛才從三亞回到廣州,聽說駐廣辦準備組織商團開發海島,立刻就把這差事搶到了手上。對他而言,在廣州守著“金盾護運”的生意,遠不如出去游歷增長見識來得有意思,何況這個活動還是海漢人所主導的。
至于說這個項目是不是真如海漢人宣稱的那樣有極好的開發前景,李奈對此并無半點懷疑。自打兩年前認識了這幫人開始,李奈就從未見他們在發展大方向上出現過任何誤判,特別是在項目投資方面,海漢人的眼光和操作手法都無可挑剔,經手的項目幾乎個個都成了聚寶盆。如李家在瓊州島參股的甘蔗產業、港口建設以及香料基地等等項目,今年開始都逐步有了較好的產出,投資回報可比以前開單純開商行賣雜貨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