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顧凱并不是工程方面的專業人士,但事關海漢在大陸的發展大計,他還是很負責地跟隨建設部派來的工程人員一起對本地的地形地貌進行了勘測調查。
香港島與鴨脷洲之間的海灣毫無疑問擁有極佳的港口條件,在另一個時空中香港仔灣、深灣、大樹灣都建有規模很大的碼頭,而鴨脷洲島面朝香港島的東北兩個方向也都修筑有成片的港區。如果按照駐廣辦軍事小組所提交的方案那樣在鴨脷洲的制高點上修筑炮臺,那么鴨脷洲這個小小的島嶼將來肯定就會劃給軍方作為軍事區使用。
除了鴨脷洲這邊的制高點之外,海灣東南部的山地也是極好的瞭望觀測點。另一個時空中香港海洋公園所在的位置,就完全可以用來作為監控南面海域的了望哨。
如果一定要說這里的自然條件有什么短板不足,那么應該就是臨海的平原區域面積實在太小了一點。根據工程人員的初步測算,這片被山地從東北兩個方向包圍起來的狹長臨海區域大約只有不到兩平方公里的面積,即便連鴨脷洲上那點可憐的平坦地形也算上,頂多也就跟勝利港初期開發時的面積差不多大。
這種條件用來建立海外貨物轉運港或者軍事基地倒是勉強夠用了,但如果要建成商貿中心,很顯然會受到極大的限制。因此從長遠來看,占領整個香港島仍然是海漢接下來一段時期內必須要走的一步棋。不過無論是駐廣辦還是執委會,都沒有太急切地要去走出這一步,只要先在香港島一隅扎下根來,日后控制全島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至于島北邊駐扎的那支明軍水師部隊,其實執委會倒并不會擔心與其發生沖突。畢竟劉香海盜團伙在附近水域盤踞了好幾年,水師都一直沒敢有所動作,只要民團海軍這邊不主動打上門去,相信水師的人也會很默契地演好小透明的角色。參照之前的成功范例,不消一兩年時間,這處水寨大概就會跟崖州水寨一樣,被滲透到空留一個殼而已。
考察團隊在本地停留的第三天下午,黃三元便再次找到了顧凱,稱經過本地漁村民眾的討論,愿意接受海漢所開出的船員雇傭協議,但希望海漢能夠讓這些漁民繼續保有他們在本地的土地和房產。
顧凱聽完之后搖搖頭道“老人家,你這個要求不太合理。首先,官府已經把這塊地區交給了我們,從法理上說,這片地區已經屬于我們海漢,如果要去官府打官司,肯定也是我們占理。其次,只要愿意為我們做事,住處和生活問題我們都會妥善解決,不會讓你們出現生計問題,你們也不需要再繼續依附于土地生存。我還是那句話,只要能拿出官府簽發的房契地契,我們都認,愿意賣的,我們就花錢買,不愿意賣,我們也不勉強。”
顧凱見黃三元不吭聲,便繼續勸道“我們原本可以根本不管這些,但出于道義,我們愿意給生活在這里的百姓一條更好的出路,只要跟隨我們的指引,大家都可以有機會過上更富足的生活,這難道不是好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