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在與荷蘭人的海上擴張競爭中已經處于了明顯的下風,指望大明去對付荷蘭人顯然不太現實,前幾年大明南方水師盡出,才堪堪逼退了駐扎在澎湖的那幫荷蘭人。而在大員島上荷蘭據點,顯然大明帝國已經既沒有動力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拔除了。能完成這個任務的,大概就只能指望正在冉冉升起的海漢海軍了。
這次托馬斯回到澳門,除了述職之外,另一方面也是要接受理事會的新指令。這次回到三亞,托馬斯除了帶回一批從萬山港轉售而來的貨物之外,還有澳門理事會的最新安排。
托馬斯所乘坐的船只這次沒有駛入三亞港停靠,而是直接進了勝利港。靠岸之后托馬斯率先下船,掏出一份文書給已經候在岸邊的港務人員“這是船上的人員名單,請直接交給邱主任過目。”
通常外來船只到港之后的人員報備登記都很簡單,托馬斯如此慎重,是因為隨船而來的人員中有第二批葡萄牙軍事教員共計四十五人,這些人的身份相對比較敏感,托馬斯知道勝利港對于外來人員的管控較為嚴格,為了避免誤會才提前準備好了相應的文書,并要求勝利港管委會的負責人邱元親自出面處理。
托馬斯在三亞住了足足有一年了,港口上的工作人員自然是認得這個深目高鼻的西洋番人,當下便立刻拿著文件去了港務中心。不多時邱元便帶著幾名工作人員來到了碼頭上,兩人簡短寒暄之后,邱元便讓工作人員登船,為這批新來的客人辦理登記手續當然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對這些人進行初步的檢疫,防止他們中間有病患攜帶某些癥狀明顯的熱帶傳染病入境。
去年雙方開始合作之后,海漢便向葡萄牙人提出了要求,希望能夠雇傭一批經驗豐富的軍事教官,到三亞協助訓練民團士兵主要是炮兵和水兵。這個要求后來得到了澳門理事會的同意,后來也送了一批軍事人員到三亞來擔任新兵教官。
盡管對于穿越者們來說,四百年之前的作戰思想只能用原始來形容,但這批葡萄牙教官的專業軍事素質還是相當不錯的。他們都是從軍多年的職業軍人,在歐洲和遠東戰場上都曾經有過一定的實戰經驗,很清楚在戰場上更需要那些實用的戰斗技巧,也明白在軍隊中維持嚴格軍紀的重要性。他們或許并不能適應民團的作戰要求,但訓練那些剛入伍的新兵卻已經完全能夠勝任。
在聘用了這批葡萄牙教官的大半年中,他們已經協助軍訓部門訓練了數量超過一個營編制的新兵。由于在三亞這邊獲得了較為豐厚的待遇,這批葡萄牙人也樂于長期待在這里當教頭,畢竟這地方安全,完全不需他們上戰場打仗,而且所能獲得的收入也遠遠超過在澳門當武裝侍從的水平。
對于海漢而言,這批外聘教官的到來大大地解決了自身專業人員不足的問題,而聘用他們的花費,從效果來看也算是物有所值。當然了,最為重要的思想教育課程,軍訓部門并不會讓葡萄牙人插手,這事有專門的政治部負責,有一整套的思想培訓內容讓那些懵懂入伍的新兵們在短期內就成長為執委會的忠誠戰士。
海漢這邊在嘗到甜頭之后,在近期的擴軍潮中便再次想到了葡萄牙人,希望他們能夠更多的軍事教官來三亞任職。而澳門理事會在經過了反復討論之后,認為在軍事上協助海漢的結果還是利大于弊,便決定再派出一批人到三亞來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