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了人員登記和檢疫工作之后,邱元便讓人帶著這批人去另一處碼頭搭船渡過海灣,到勝利港駐軍警備區報到。那邊自然會有軍方的人接手,安排好他們接下來的生活。而托馬斯的工作并未就此結束,他還必須要申請和執委們見面,傳達澳門理事會的某些意見。
兩個小時之后,勝利堡內某處會議室內。
“托馬斯先生,如果葡萄牙商人只是想要重返安南從事貿易活動,那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我們還可以給予一定的協助。但貴方想要在當地建立永久性港口和其他的軍用設施,這個就恕我們無能為力了。”陶東來沉聲說道“我們在安南國海岸線上暫時控制的幾處港口也都是以租界的方式在進行使用,我建議貴國也可以效仿我們的這種方式。”
托馬斯聽得暗自腹誹,海漢在安南占的地方的確是以租界的名義,然而無論是海漢還是安南,大概都已經沒有了再一次交換這些地區實際控制權的打算。這些地方究竟是叫做海漢租界還是海漢領土,大概海漢這邊是不太在意的,真在意這種名稱差異的可能就只有安南的史官,至少“租界”這種說法記載下來還不至于讓安南在臉面上太難看。
但這種辦法海漢可以用,葡萄牙人卻沒法照搬。原因很簡單,因為葡萄牙人當初所支持的是南越朝廷,跟現在統治安南的北方朝廷就是單純的敵對關系。如果不是海漢的及時介入,北方朝廷說不定這個時候早就被推翻了,所以現在掌控安南大權的這幫人對于葡萄牙人非但沒有任何的好感,反倒是忌憚的情緒居多。
如果葡萄牙人想向現在的安南朝廷申請類似澳門這樣的居留地,先不說使用地皮的時限問題,光是提這個方案就有極大的幾率被安南人直接回絕掉。對剛結束不到一年的內戰記憶猶新的安南朝廷,大概不會這么快就原諒自己曾經的對手,更別說賜予他們土地,讓他們在自己的國土上定居了。
但葡萄牙人想要維持馬六甲到澳門的航線,那就必須在這段漫長航程的中途擁有一些安全的停靠點才行。現在的三亞可以算是一個,但從三亞到馬六甲海峽的葡萄牙港口,航程足足有上千海里之遙,這么遠的距離如果單憑出發時所攜帶的補給,無疑將是非常困難的一段航行。于是在地處航程中間的中南半島,即現在的安南國南部的海岸線上建立安全穩定的停靠點,就成為了葡萄牙人必須要完成的一個目標。
1629年上半年安南內戰結束,葡萄牙人全面撤出安南之后,葡萄牙商船往返于這段海域開始變得異常的艱難,原因便是他們先前可以停靠的一些港口,現在全都被安南朝廷所封禁,以至于船員們不得不冒著在海上斷絕補給的風險去完成這段航程。
原本葡萄牙人還指望著海漢這邊在戰后能夠迅速地重建會安港,這樣他們也能跟著一起沾光,但沒想到海漢人幫著北方朝廷打完內戰之后就直接撤軍不管了,說好的南方港口也一直是處于紙上談兵的狀態,拖到下半年都還是雷聲大雨點小。
海漢人拖得起,但葡萄牙這邊可就拖不起了。由于途中補給不便,原本往返于馬六甲海峽和澳門之間的葡萄牙商船在近半年中已經縮減到前兩年的三分之一不到,而剩下這些船當中的絕大部分,還是看在與海漢交易的豐厚利潤上才在繼續堅持。其他的船只大部分都開始轉往南洋,探索班達海、馬魯古海、哈馬黑拉海這些未知海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