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的訓練設施,其實在三亞鹿回頭的陸軍訓練基地也已經建起來了,不過時間要比吉婆島上的這道城墻稍晚一些。如果以訓練內容而論,錢天敦往往都走在了古衛的前面。除了因為條件所限,安南這邊的民團軍沒辦法經常操練步炮協同的戰術之外,錢天敦幾乎將自己所知的各種訓練知識都用在了這里,以訓練特戰部隊的標準來打造這一支部隊。
至于民團火槍部隊最為擅長的結陣射擊,錢天敦則并沒有投入太多精力去訓練這種作戰技能。因為在他看來隨著工業化的腳步不斷向前邁進,單兵武器的科技進步只是時間問題,而隨著彈藥的裝填過程越來越簡單,射擊頻率會得到顯著增加,再加上武器射擊精度的提高和大面積殺傷性武器的成熟,排隊槍斃黨這種“落后”的戰術會在數年內就從民團軍當中淘汰掉。
屆時類似于“三三制”這樣的步兵突擊戰術,就會逐漸成為基本戰術的主流。而錢天敦的做法,就是要提前讓自己麾下的部隊接受散兵作戰的一些訓練方式,并且掌握一些基本的戰術。為此安南特戰營的士兵們所配發的單兵武器都是更有利于散兵作戰的短筒大口徑燧發槍,這種武器雖然射程要略短于其他部隊裝備的步槍,但短了一截的槍身更利于士兵們在各種復雜環境中的活動,而加大的口徑則保證了這種步槍在近距離下的一槍斃命能力。
除此之外,由三亞軍品研究所制造出來的各種新式軍用裝備,幾乎都是在這里首先進行實際試用。如仿制axar、511等經典樣式的野戰背包,各種野外自熱式軍糧,新款的帆布軍靴等等,特戰營的士兵們幾乎都是首批用戶。另外三亞兵工廠所制造的新式單兵武器,也都會送到這邊來,由特戰營的將士們試用后給出意見。于是特戰營的單兵裝備水平,也是整個海漢民團中幾乎最高級的作戰單位了。
盡管安南的民團軍在最近的一年多已經沒有再執行過大型的作戰任務,但錢天敦從未放松過擴充編制以及對麾下部隊的訓練。特戰營士兵的個人能力都非常強,因為錢天敦是將他們每個人都作為基層士官來培養,而非普通的士兵。假以時日,海漢民團擴軍,這些人都可以立刻提拔為基層軍官,只要兵源充足,軍隊的編制很容易就能在短期內擴大五到十倍以上。
由于訓練的強度很大,士兵們所需的食物也相當多,島上甚至為此還專門修建了禽畜養殖場,每天還要船只安排出海打漁,以滿足士兵們的胃口。盡管這些士兵有大多數都是出身安南,嚴格說起來并不是漢人血統,不過在錢天敦看來這倒沒什么要緊的,這些年輕人大多出身下層,天性淳樸,只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對其進行意識灌輸,很容易就能讓他們產生忠誠感。
為此年初的時候,錢天敦還專門選派了一批基層軍官,回到三亞參加由多部門聯合舉辦的青年干部進修班,也就是于小寶和符力所參加的那個學習班。如今這批人已經學成歸來,在民團中成立了“海漢青年團”的基干組織。
錢天敦自己是過來人,當然很明白這種政治性質的官方組織會有多大的號召力。今后能夠得到提拔的軍官或者干部,肯定都是出身于青年團。而能夠加入青年團,對于這些意識淳樸的青年們帶來說,那倒是沒有這么多想法,單純就是忠于執委會的象征。甚至只有那些加入了青年團的人,才能挺起胸膛堂堂正正地宣稱自己是執委會的忠誠戰士。
這些士兵除了日常訓練之外,接受最多的培訓就是政治學習了,新兵階段甚至會超過掃盲識字課程的時間。在建立了青年團組織之后,士兵們的思想就更加單一,任何質疑軍委和執委會決定的想法都會被視作異端。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執行軍官下達的命令,抱著為執委會作戰的理念踏上戰場,錢天敦相信,這正是執委會今后最為需要的戰爭機器。
“報告大本營發來急電”
隨著一聲大喊,錢天敦從沉思中回過神來,伸出一只手去,副官高橋南立刻將電報恭敬地遞到他的手里。錢天敦撕開電報上的封印,打開來看,這封電報的內容很長,錢天敦花了大概快十分鐘才讀完,不過當他重新折起電報的時候,嘴角露出了淡淡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