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力科與何夕在駐廣辦里輕松談笑的時候,千里外的瓊州府城中卻是一片風聲鶴唳。城外海盜大軍對府城的圍困已經持續了好幾天,盡管他們一直沒有對城池發起大規模的進攻,但幾乎每天都會把炮拖出來對著城墻轟上幾輪,這讓城頭上的守軍在白天的絕大部分時間里都處于不安的狀態,誰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有突然飛出來的炮彈砸上城頭。
知府大人也派過幾支隊伍試圖突圍求援,但很快就發現這種嘗試是徒勞的。這些海盜不但堵住了幾處城門,而且還配備了騎兵隊,盡管看起來馬匹并不多,但對付兩條腿奔跑的少量步兵已經綽綽有余。派出去求援的人,根本就沒辦法逃得太遠。
而附近的江面也已經被海盜船封鎖住,現在連漁船都沒法駛入南渡江。城里的人只能指望前些天派往廣州求援的船只中能有漏網之魚,好讓廣州那邊快一點派出援兵前來助陣。
當然也有一些頭腦清楚的人,知道即便是廣州那邊想派兵過來,最快也得等到半個月之后,而府城能不能堅守半個月,卻是很難說的事情。
這個時候很多有門路的人便找了城里的海漢辦事處,向無所不知的海漢人打聽消息。而海漢這邊所宣揚出來的消息也比較悲觀如果僅僅只靠現有的守城部隊,恐怕很難撐到大陸的援軍到來那天。想要退敵,就只能期待其他的變數了。
不是沒人想到海漢人手底下那支強大的海漢民團,但辦事處的負責人只是推說沒有得到總督衙門的調令,民團為了避嫌不宜隨意調動。
在有意識地推動之下,很快城內的民眾就達成了一種共識瓊州島目前的局面只有海漢民團才有能力解決,而海漢民團之所以不出面,是因為地方官府不想讓民團軍出頭,哪怕為此丟了瓊州島也在所不惜。
大多數人對于官府的這種態度肯定是不滿的,且不說海漢人一向遵紀守法,樂善好施,就算是為了保全性命,這個時候也該果斷地讓海漢民團出擊才是。放著瓊州島上好幾千能用的兵不管,反而指望千里之外的廣州能夠盡快地派來援軍,這種做法顯然是一種很缺心眼的表現。
但官府其實也是有苦說不出,誰都知道海漢民團能打,但正因為如此,誰也不敢先開這個口子,去調動海漢民團參與作戰。請神容易送神難,打完仗之后,這民團怎么安置,地方官府今后對武力值強橫的海漢該保持什么樣的態度,這都是很不好把握分寸的事情。關于要不要向海漢求援,只不過猶豫了幾天,瓊州府城就已經沒了別的出路,變成一座被包圍的死城了。
10月16日,海漢民團開始在三亞地區進行集結,準備開拔去“戰場”執行他們近年來最為輕松的一個作戰任務。
相對比較艱苦的幾場戰斗,都已經被安南民團軍完成了,而正規軍的任務,就是去往當地扮演正義使者,接收地盤、人口和統治權。這個過程中或許仍然會爆發一些抵抗,但肯定夠不上戰爭的程度。
從三亞到北邊的瓊州府城,航程超過二百海里,以海軍的平均航速,大概需要一天半到兩天的時間來完成這段航程。這也是自安南內戰結束后,海漢民團規模最大的一次出兵,但直到這個時候,三亞的多數民眾仍然不知道這次軍事行動的真實目的,還以為北部地區真是遭遇了海盜洗劫,執委會才派出了民團軍前往當地進行打擊。只有極少數的高級干部才知道,海漢此舉純粹就是為了拿下北部仍屬于大明統治的地區,從而實現海漢對整個瓊州島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