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明君道“在下雖然不通造船之術,但這海漢帆船的桅桿似乎比我們的船要高出不少,所用的船帆也要比我們的更大,但引起所用的材質較輕,看起來反倒是比我們的更易根據風向來作出調整。”
“嚴老弟所言甚是,除此之外,你看他們這船的船頭吃水位置,那刀鋒一樣的撞角也不是吃素的,我猜多半是精鋼所制。若是稍小一些的船,近戰時被這撞角全速撞上,恐怕立刻就被撕成碎片了。”李進補充道。
李進的專業雖然不是水軍,但作為一個軍人的基本眼光還是有的。除開這戰船上所擁有的可怕火力先不說,單單從現在所能觀察到的細節,李進認為海漢戰船的實力恐怕就絲毫不亞于明軍的主力戰船了。
“據說這海漢帆船的航速極快,只是跟著我們這支船隊,恐怕無緣得見他們全速前進的模樣了。”李進不無遺憾地說道。
這支候補官員組成的船隊的航速極慢,盡管是順江而下也只保持在四五節左右。因此盡管船隊清晨就從李家莊碼頭出發,但到天色漸暗的時候,也只是堪堪抵達了這趟旅途的第二站萬山港。
如果依照正常的航程安排,當然也可以連夜繼續向南航行。不過海漢方面所安排的航程是能慢則慢,多拖一天,瓊州島這邊就多一天布局的時間。因此在這趟航程中設立了數處停靠點,晚上盡量安排靠港休息。
萬山港在近幾年也算是小有名氣了,除了這里已經成為珠江口的一處重要海上轉運補給港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崇禎元年年底在萬山港附近海域的那場激烈海戰,讓海漢民團的海軍借此一戰成名。從此珠江口便再沒有哪股武裝勢力敢耀武揚威把自己當大爺這也包括大明駐扎在珠江口附近的水師部隊在內。
當初萬山港海戰的經過,有不少海商船員當時就在港口內目睹了整個過程,因此民間對此一役的了解程度也是比較完全的。再加上這里長期都有商船民船出入,也就沒有多少秘密可言。雖然候補官員們幾乎都是第一次來到這里,但基本上都聽說過這個地方的名號,并且也知道這里的岸防炮臺據說是擁有珠江口區域最為威猛的火力。
但當他們在入港時真正看到港口南北兩端依山而建的炮臺工事時,才對這些說法有了更為真切的感受。夕陽下看到一個個指向港灣入口的炮口,每一個都是近在咫尺,似乎不難想象當初海盜劉香的船隊在冒然闖入這里之后遭遇了怎樣的打擊。傳聞中當時被打沉這個小小港灣里的海盜船多達兩位數,死傷更是難以計數。也難怪劉香會一口氣逃回福建沿岸,被這種固定炮臺和戰船上的活動炮臺夾攻,就算是想想也會覺得是個噩夢。
然而他們的注意力很快就被港灣內所停靠的船只吸引了。這倒不是這小小的港灣里塞下了多少艘船,畢竟萬山港地方有限,停靠的船只頂多也就是二三十艘,再多就有可能會擁堵航道了。真正吸引他們注意力的,是停靠在航道左側一處獨立碼頭上的兩艘大帆船。
“海漢人竟然還有這大號的戰船”李進覺得有什么東西梗在了喉嚨里,斷斷續續才將這句話說了出來。
嚴明君此時已經因為驚訝而有些合不攏嘴了,只是呆呆地看著岸邊的這兩艘船。
停靠在萬山港軍用碼頭的是兩艘“探險級”的戰船,它們當然也不是無端端出現在這里,同樣是為了這批候補官員而來。在接下來的航程當中,這兩艘船將會護航官員船隊,直到抵達瓊州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