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不解地問道“海漢民團并沒有裝備鎧甲,武器造價也較大明更為便宜,張主任此話何解”
張新應道“我們跟大明不一樣,我們走的是精兵路線,服役的都是職業兵,而不是大明這種平時種地戰時打仗的農兵,我們需要在平時投入很多資源來維持部隊的戰斗力。這些日子你也看到了,我們對民團的作戰訓練投入有多大,光是這每月的實彈射擊耗費,就不亞于打一場小規模的戰斗了。民團的伙食你也試過了,應該也比大明軍隊好很多吧”
李進點點頭道“在民團當兵餉銀比大明高,待遇比大明好,這的確沒話說。可如此巨大的投入,你們如何支撐得起”
“投入大,收益也大啊我們的軍隊可不是養著吃白飯的。”張新拍拍李進肩頭道“現在說了你大概也不會明白,多待些日子你就懂了。”
在儋州城中南海酒樓里這場好戲上演的同時,儋州內外布置的海漢民團、警察及安全部的武裝人員共計五百余人,也在展開聯合行動抓捕城內外潛伏的叛亂分子。
這次黃子星與趙野等人策劃的叛亂計劃除了混進南海酒樓執行刺殺任務的十余人之外,在城中還有百余人手潛伏城中各處,待南海酒樓這邊一得手,這些人便會四下出擊,在城中制造混亂,同時接應城外的同伙入城。
雖然計劃制定得不錯,但可惜的是早在這些人分批陸續入城的時候,就已經被海漢相關部門監控起來了。雖然用于執行監視任務的專業人手比較緊張,但好在這些人入城之后為了不暴露行跡,也基本都是在幾個主要的臨時據點里閉門不出,在今天之前倒也沒有給安全部帶來太大的壓力。而今天執行抓捕的時候,相對也就比較容易了。
城內再怎么折騰,只要將幾道城門一關,那就是甕中捉鱉,叛亂分子根本跑不了。比較困難的還是城外的抓捕行動,由于本地的兵力相對有限,沒辦法在野外進行大規模的圍捕,所能采取的主要辦法還是對叛亂分子可能藏身的據點進行集中突擊,盡量將其活動范圍縮小。
在安全部這邊得到趙野下落的確切消息之后,林南便與軍方聯系,讓他們提起展開對忠明書院這塊地區的圍捕。而軍方立刻便向駐扎在東門附近,距離忠明書院最近的于鐵柱所率連隊下達了命令。
為了避免打草驚蛇,于鐵柱所率領的部隊并沒有提前到城外駐扎,好在忠明書院的位置也不算太遠,幾里路片刻就到。于鐵柱接到命令之后便立刻整軍出發,趕往忠明書院進行抓捕。
到了忠明書院門外,幾名民兵搶上前去,直接幾腳踹開了書院大門。書院里的管事人員聞聲出來詢問,于鐵柱大聲宣布道“現有儋州管委會和儋州州衙命令,抓捕混入忠明書院的海盜余孽,書院中所有人等立刻出來集合接受檢查,如有違背者,視作海盜同黨處理如有武力抗法者,格殺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