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裕拙倒也沒什么架子,當下命人放下小艇,自己換船過去。
片刻之后,許裕拙帶著敬畏的心情,順著放下的舷梯登上了“威信號”。他出身海商世家,現在又在水師服役,對于船舶的認識自然也不差,這“威信號”的體積如此龐大,就算看不到船體內的結構,他也能想到這艘大船在建造上的難度,絕非福建的船匠所能攻克。而且這艘船的帆索系統也是獨特的海漢式構造,與平日所見的中式帆船有著截然不同的外表和操作方式。
令許裕拙稍稍感到心安的是,這次海漢使團的兩位負責人他恰好都認得。當初他在勝利港軍校接受培訓的時候,正好寧崎和石迪文都曾經當過任課老師。寧崎教的是海漢文化課,而石迪文則是主講武器維護維修,要說起來許裕拙還得稱他們一聲老師才行。
許裕拙在勝利港待了一段時間,倒也知道海漢人即便是師徒之間也不興跪拜之類的大禮,當下便深深作揖道“學生許裕拙,見過寧老師、石老師”
“哎喲,居然是你小子”寧崎看到熟人也同樣放松了不少,忍不住便開起了玩笑“你老爹把你打發出來接待我們,看樣子你在家里很受重視啊”
許裕拙汗顏道“寧老師莫要拿我開玩笑了。”
三人寒暄了一陣,許裕拙又命人呈上禮物若干,這才又坐著小艇回到自己船上去了。
“這算不算是打親情牌啊”石迪文笑著問道。
寧崎搖搖頭道“我看可能性不大,畢竟我們通知福建方面的時候,并沒有報你我的名字。”
海漢方面有意識暫時隱瞞了使團的正副人選,就是為了防止福建這邊提前做針對性的準備。不過事情就是這么巧,許心素派出的使者就恰恰認得他們。當然也有可能是許心素存了碰運氣的心思,畢竟許裕拙在三亞待過一段時間,認識的海漢人也不少,的確是很容易蒙到熟人。
“不管怎么樣,反正到了地方還是要跟正主談的。”寧崎很快就從先前的輕松中恢復到嚴肅的狀態“他們的船動了,我們跟上去吧。”
從東山島到漳州的航程還有差不多一百海里左右,由于領航的船只船速較慢,海漢使團也就相應地放慢了航速,跟在后面緩緩前行。從清晨一直走到天色擦黑,才終于看到了前方的中左所所在地嘉禾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