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崎搖搖頭道“我看可能性不大,畢竟我們通知福建方面的時候,并沒有報你我的名字。”
海漢方面有意識暫時隱瞞了使團的正副人選,就是為了防止福建這邊提前做針對性的準備。不過事情就是這么巧,許心素派出的使者就恰恰認得他們。當然也有可能是許心素存了碰運氣的心思,畢竟許裕拙在三亞待過一段時間,認識的海漢人也不少,的確是很容易蒙到熟人。
“不管怎么樣,反正到了地方還是要跟正主談的。”寧崎很快就從先前的輕松中恢復到嚴肅的狀態“他們的船動了,我們跟上去吧。”
從東山島到漳州的航程還有差不多一百海里左右,由于領航的船只船速較慢,海漢使團也就相應地放慢了航速,跟在后面緩緩前行。從清晨一直走到天色擦黑,才終于看到了前方的中左所所在地嘉禾嶼。
“到廈門了啊”寧崎的臉色有些復雜,他在穿越前也來過廈門,還去了鼓浪嶼旅游過。不過印象中燈火通明的廈門跟眼前這黑漆漆的島嶼完全就是兩碼事,再次來到廈門島,卻已經恍若隔世了。
“他們的船打了信號,要在這里靠港停船了。”石迪文沒來過廈門,也沒有寧崎那么多的文藝情懷,他一直都在關注著領航船的信號。這片海域他是第一次到訪,的確是非常陌生,他必須要親自記下所有的航線和港口狀況,這些可都是安全部很難收集到的第一手資料。
寧崎點點頭道“到漳州要進河道,這么大半夜的肯定不太方便,估計是要先安排在這里歇個一兩天了。我以前來廈門的時候,也看過中左所城的遺址,但那已經是清朝時候重新修建的了,這次倒是可以看看這明代中左所城的原貌了。”
照史料記載,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興建中左所城,與金門所城、高浦所城、永寧衛城、鎮海衛城互為犄角,成為福建沿海一處海防重地。永樂十五年,中左所城外增設了月城,并將城墻加高到兩丈二尺。明正統八年,又加筑了敵樓四座。萬歷二十年,福建南路參將移駐地到這里。隆慶四年,這里又增加了哨船二十艘,駐軍變成了水陸兩棲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