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迪文在城頭上四處看過之后,認為這里的防御工事也算布置得中規中矩,沒有太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不過因為海漢賣到福建的武器基本都是被閹割性能的外貿版,因此這些防御工事所面對的敵人如果是海漢民團,那所能起到的作用就會比較有限了。不管是射程還是射擊精度,這些炮臺上所布置的猴版火炮都很難跟現在海漢民團裝備的攻城炮相抗衡。
石迪文還特地躬身下去查看了幾門炮炮身上的編號,確認了這批炮的確是海漢出產,在1628年出售給福建。石迪文輕輕拍了拍炮身問道“這些火炮平均發射次數有多少了”
“大多在五十發以上,有一部分大概已經超過百發了。”許裕拙一邊說一邊指了指臨海的方向,那也是每次十八芝來襲,向中左所城發起進攻的地方。
“看來你們的炮兵平時操練得很少啊”石迪文忍不住搖了搖頭。這些火炮裝備了三四年了,多的才打了一百來發,平均一年打二三十發,這說明本地的戰事其實并沒有海漢以為的那么激烈。
許裕拙臉上一紅道“倒不是舍不得花那點經費,實在是彈藥庫存有限,不敢輕易動用。平時也就只有讓炮兵們練練動作,的確極少進行實彈訓練。”
石迪文恍然點了點頭,這事說到底其實是海漢的責任,執委會雖然放開了大部分武器的對外軍售,但一向對彈藥出售控制得非常嚴格,特別是海漢秘制的火藥,每次購買都是有定額的,想多買一斤都不行。